《女性·男性·生態(tài)圖書館:性別理論視野中的中國圖書館建筑美解讀》從性別理論視角解讀中國圖書館建筑美,認為中國圖書館建筑經歷了古代藏書樓和現代圖書館兩個不同階段。從古代藏書樓到現代圖書館的發(fā)展歷程中,我國圖書館建筑呈現出不同的性別審美特征:中國古代藏書樓主要呈現的是我國古代女性美及其文化特征,而中國現代圖書館主要呈現的是中國男性美及其文化特征。盡管在這之前,可能您已經讀過不少描寫中國圖書館建筑方面的文章,而本書運用比較研究的方法,揭示出人最基本的成分——“性”(sex)或者“性別”(gender)與中國圖書館建筑的關系,并從中縷析出中國文化從古代到現代的發(fā)展特征,這種新的解讀方法,透過中國圖書館建筑表象,揭示出中國文化最基本、最實質性的內涵,無疑是極具研究價值的,它將啟發(fā)您對中國圖書館建筑、對中國文化發(fā)展的另一種思考。如果您對有關所謂圖書館建筑新理論、新方法已經屢見不鮮,如果您對所謂的圖書館環(huán)境管理改革大而實際效果卻微乎其微的現象已經麻木不仁;如果只有源干計算機學,繼而轉用到圖書館學的所謂新技術,實際上的“二手貨”能帶來您對圖書館網絡環(huán)境研究的興奮;如果所謂圖書館管理前沿,實際上只是計算機應用舶來品,甚至是“水貨”,值得您去思考;如果投入了大量的金錢和精力去開發(fā)所謂的虛擬環(huán)境,而不去考慮實體圖書館人性化表達的需要,那么,不妨回到我們自身本性,從本源上去思考,對不但包括圖書館建筑物,而且還包括圖書館組織制度的圖書館建筑體系再思考、再闡釋,看看它究竟怎樣體現了什么,它又是如何體現的,這種表達又具有怎樣的文化價值,我們又如何通過行為來控制它的預期表達效果,以使其不落差于我們的“期待視野”,從而重鑄中國圖書館建筑生態(tài)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