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民族問題是王朝中國國家轉型進程中遇到的第一個民族問題。在王朝國家轉型中,蒙古社會精英和上層從不同的渠道接受民族主義思潮的影響,在從王朝國家的藩邦臣民向主權國家平等成員轉變中面臨著復雜的歷史選擇。在這一條件下蒙古社會如何發(fā)展、對國家轉型的影響和作用便是清末民初蒙古民族問題的重要內容。在處置蒙古民族問題進程中,中國社會結合傳統(tǒng)的“華夷”資源和近代社會理論思潮,開辟了民族區(qū)域自治道路,成為國家轉型進程中處理民族問題的重要理論和實踐成果。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礎上,突出關注王朝中國轉型,以及種族、民族和民族主義思潮在蒙古民族問題形成中的作用和影響,進而在歷史語境下探討王朝中國在建立統(tǒng)一多民族主權國家進程中,蒙古民族問題的發(fā)生、處置過程以及歷史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