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理論法學法律文化研究(第六輯 2010)

法律文化研究(第六輯 2010)

法律文化研究(第六輯 2010)

定 價:¥128.00

作 者: 曾憲義 主編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法理學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0140896 出版時間: 2011-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660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簡介:我們的研究對象包括法的本身與產生出不同模式的法的社會環(huán)境兩個方面。因此,我們在考察法律的同時,要通過法律觀察社會;在考察社會時,要體悟出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法律特色之所在,以及這些特色形成的“所以然”。第二,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不同文化間的交流與融合,構成了人類文明不斷發(fā)展的主旋律。一個民族和國家的傳統(tǒng)往往是文化的標志,“法律文化”研究的重點是研究不同民族和國家的不同法律傳統(tǒng)及這些傳統(tǒng)的傳承;研究不同法律文化間的相同、相通、相異之處,以及法律文化的融合、發(fā)展規(guī)律。因此,我們的特色在于發(fā)掘傳統(tǒng),利導傳統(tǒng),從傳統(tǒng)中尋找力量。在此,我們不能不對近代以來人們對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的誤解作一辯白。與其他學科相比,法學界在傳統(tǒng)文化方面的研究顯得比較薄弱,其原因是復雜的。首先,近代以來,學界在比較中西法律文化傳統(tǒng)時對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基本持否定的態(tài)度,“發(fā)明西人法律之學,以文明我中國”是當時學界的主流觀點。對傳統(tǒng)法律文化的反思、批判,一方面促進了中國法律的近代化進程,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人們的誤解,使許多人認為中國古代是“只有刑,沒有法”的社會。其次,近代以來人們習慣了以國力強弱為標準來評價文化的所謂“優(yōu)劣”。有一些學者將西方的法律模式作為“文明”、“進步”的標尺,來評判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法律。這種理論上的偏見,不僅阻礙了不同法律文化間的溝通與融合,而且造成了不同法律文化間的對抗和相互毀壞。在拋棄了中國古代法律制度體系后,人們對中國傳統(tǒng)法律的理念也產生了史無前例的懷疑和否定。最后,受社會思潮的影響,一些人過分注重法學研究的所謂“現實”性,而忽視研究的理論意義和學術價值,導致傳統(tǒng)法律文化虛無主義的泛濫。對一個民族和國家來說,歷史和傳統(tǒng)是不能抹掉的印記,更是不能被中斷或被拋棄的標志。如果不帶有偏見,我們可以發(fā)現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中凝聚著人類共同的精神追求,凝聚著有利于人類發(fā)展的巨大智慧,因此在現實中我們不難尋找到傳統(tǒng)法律文化與現代法律文明的契合點,也不難發(fā)現傳統(tǒng)法律文化對我們的積極影響。

作者簡介

暫缺《法律文化研究(第六輯 2010)》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明德法律文化論壇
 新中國法學60年——以若干歷史事件為線索
 沈家本的生活道路及其思想
 古文字與中國傳統(tǒng)法文化
 傳統(tǒng)執(zhí)政理念和官箴文化研究
 “法”字的起源
中國法律史專題研究
 古代中國“刻石紀法”傳統(tǒng)初探
 察人辨惡——中國古代定罪量刑時對行為人主觀惡性的考量
 中國傳統(tǒng)軍事法律文化芻論——以軍政問題為例
 令人信服的論證與尋求合理性判決的方法——中國古代司法判決的修辭方法與啟示
 仁治——孔子政法思想之原貌
 論中國古代驛站的起源及其法律制度的形成
 漢代酷吏與法家思想辨異
 陜派律學的幾個問題
 舊中國天津法學教育考
 清末變法中對檢察機構的引進與設置
外國法律史專題研究
 16世紀葡萄牙人東方文獻中的中國法律述略
 法國民法典的歷史淵源探究
 韓國積極主義違憲審查制論略
 略論羅馬法形式主義之成因
 東亞國家將儒家和諧觀與現代法治相融合的經驗及啟示——以日本、韓國為例
 澳大利亞行政申訴庭制度研究
 從繼受到創(chuàng)新:美國法上“共謀與聯合”限制貿易研究——以19世紀下半葉州制定法與判例為中心
海外學者的法律史研究
 中國歷代法制史(下)
 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解題
 關于漢魏時代的“教”
 現代英國普通法和醫(yī)事法的興起(1960—2010)
學子園地
 法治理論的與時俱進——從儒家思想看和諧社會的構建
 從《唐律疏議》“名例篇”看犯罪官員的特權適用順序
 《至正條格》研究管窺
 論明清律例關系對當代中國的啟示
 淺論王艮早期啟蒙思想
 中人在清代土地絕賣契約中的功能——兼與現代相關概念的比較研究
 指手畫腳:洋夷竟稱帝王師——以法權會議報告書及費唐法官報告書為中心
 晚清公司法產生的背景條件淺析
 穿行在巴山蜀水之間——記阿爾村羌文化保護項目志愿者之行
 論西塞羅的至善主義法律觀
 船舶優(yōu)先權的溯源與本意探微
 大陸法系加害給付比較研究
學者訪談
 允精允能 克勤匪懈——楊鶴皋教授訪談錄
 法史春秋六十載 教書育人不言倦——徐尚清教授訪談錄
書 評
 一部跨越百年的法律史書卷——讀《百年回眸——法律史研究在中國》
 緣何關注國家與法人:一個英格蘭法特色的問題?——讀梅特蘭《國家、信托與法人》
近代法史研究論著整理
 近代中國法律史研究成果一覽表
 中國法系論
 法家法律思想之研究
 流刑之沿革及歷代采用流刑之基本觀念
 《尚書》中的古代刑法
 韓非法治思想之探討——反對人治主義
 我國大學法學課程之演進
2009年法律史論文索引
稿約
《法律文化研究》格式與注釋規(guī)范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