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唐代中土密宗高僧譜傳
02諸子學刊(第二十九緝)
03自然的祛魅與詩性的統(tǒng)一:…
04中華道學和諸子百家
05孟子思想在東亞及東南亞的…
06近思錄(呂氏家塾讀本) …
07虛無與自然:道家哲學的精…
08逍遙樹下
09章太炎國學講演集
10蕭萐父:中國哲學主體性的…
陳致 著,吳仰湘 黃梓勇 許景昭 譯
《詩經》的研究,歷來著作眾多,然多為傳統(tǒng)文獻學和文學史的探討。本書作者從…
可購
李慶撰 著
第一部王陽明詩集注釋本。全面吸收**輯佚成果,收錄齊備;廣參眾本,精心校勘…
顏世安 著
莊子是戰(zhàn)國中期偉大的思想家,他所關心的許多問題仍存在于當代,他的思考仍啟…
程翔 著,程翔 注
《論語(中學生版)》是專門為中學生設計的《論語》讀本,對《論語》進行適合…
宋志明著
本書把從1840年到1919年的哲學新進展稱為中國近代哲學史,概括為四個轉向。一…
李智福著
本書全面檢討了章太炎“上悟唯識,廣利有情”之莊學思想,…
高柏園 著
該書為道善文化公司“人與經典”叢書之一,在于闡發(fā)經典的現(xiàn)代意義和對初學者…
方東樹 撰,虞思徵 校
我社已于2018年出版了精裝本,此次出版平裝本。
王木林
本書是一部經濟倫理學專著,主要探討和分析儒家義利觀邏輯演變及其唯物史觀解…
度陰山 著
《菜根譚》是明朝洪應明編著的語錄體經典著作。其博采儒、釋、道三家之長,位…
張祥龍
暫缺簡介...
章林著
本書一方面將宋明儒學感應思想與先秦兩漢的感應思想作縱向比較,另一方面將其…
龔雋,李大華,夏志前 等著,郭齊勇 編
隋唐時期,中國哲學思想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儒釋道三教之間的互動與思想交織頗…
楊義 著
會通精神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特點,中國思想文化史就是思想文化會通的歷史?!?/p>
儒家復現(xiàn)于中國,是一個充滿問題和挑戰(zhàn)的精神現(xiàn)象。本書共包含兩個部分,共七…
張晨霞 著
本書是“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研究工程系列叢書”之一,叢書子系列“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圖像…
陳來
《宋明儒學論》是我國著名哲學家、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陳來先生的一部講述…
薛飛 著
《周易》被奉為“群經之首”“上古奇書”的同時,,也被一些學者視為“卜筮之…
佚名
《周易》即《易經》,《三易》之一,是傳統(tǒng)經典之一,相傳系周文王姬昌所作,…
陸振興,劉英 著
本書以《論語》中的學、友、君子、仁、義、禮、樂、知、信、忠、孝、政等12個…
鄭澤綿 著
宋明理學中最重要的轉折,莫過于從朱子學向陽明學的兩大范式之間的轉化。對此…
王中江,張寶明 編
近代中國哲學、思想和文化是在東西方哲學和思想兩種傳統(tǒng)接觸、融合和轉化中形…
李湃清 著
自問世以來,《老子》已經成為了東方文化的主要底層支撐和重要標志之一,是成…
(春秋)曾子,子思
《大學》《中庸》是《禮記》中的兩篇。《禮記》又名《小戴禮記》《小戴記》,…
張濤
該書稿集中體現(xiàn)了作者近年來對易學典籍、易學文化的新詮釋、新認識,并論及中…
祁志祥
本書以對中國古代思想史上四次啟蒙的宏觀把握為指導,以對上古神話、殷墟卜辭…
朱葉南 著
作為中國古代社會后期最重要的哲學家,朱熹建立了一套“致廣大,盡精微,綜羅…
龔延明 著
《宋學研究》是浙江大學“雙一流”建設專項高水平學術建設…
愛新覺羅·毓鋆 著
此書乃依據毓老師課堂講授《詩經》《尚書》《禮記》之筆記整理而成。 毓老師…
吳怡 著
本書根據作者的教學講稿整理而成,以平實易懂的語言講透《老子》八十一章的思…
安樂哲、羅思文 譯著
美國漢學家安樂哲和羅思文曾合作譯注了儒家經典《論語》。該書稿是將該他們二…
張燕嬰 譯注
“中華經典誦讀”系列圖書的《論語》排版醒目美觀,采取題…
顧隨 著
上海古籍1986年版《顧隨文集》為第一部整理出版的顧隨文集,包括東坡詞說、稼…
楊鵬 著 青豆書坊 出品
《大學》是儒家核心經典之一,與《論語》《孟子》《中庸》并稱“四…
[宋] 李光 撰,林日波 點校
李光(1078—1159),字泰發(fā),號讀易老人。南宋初名臣,后因彈劾秦檜遭貶,遂…
彭華 著
本書為作者賀麟研究成果的匯集,其中論賀麟與陳寅恪以及賀麟與蜀學兩章頗具新…
錢茂偉 等 著
本書是2018年度寧波社會科學院重大課題陽明心學研究系列叢書之一。書稿從闡述…
章偉文 譯
《鹖冠子》十九篇,其作者雖隱居幽山、衣敝履穿,卻有著強烈的經世、濟民之志…
雪亭,悟啟 著
本書是一部從佛學的角度解讀陽明心學的講演集,共分為七講,前兩次是三人會講…
朱子學會 著
《朱子學年鑒》是國家一級學會朱子學會主辦的文獻性、資料性學術年刊,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