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蕭萐父:中國哲學主體性的…
02章太炎研究(第三輯)
03中國哲學導論:從古代哲學…
04王蒙講說列子
05大鹽中齋《洗心洞札記》譯…
06《世說新語》研究:文獻與…
07清代粵西諸子學研究
08杭氏易學七種(全二冊)
09近思錄(呂氏家塾讀本) …
10中國心學(第4輯)
鄧秉元 主編
經學是中國傳統(tǒng)知識體系的基石,是經史子集四部分類學術體系之大宗。但晚近以…
可購
陳曉霞
本書為國內孟子研究的最新學術成果結集,包第三屆國際青年儒學論壇征文參評論…
張海君
《素書》被譽為“奇書”“天書”,共分…
李仁群 主編
本書為方以智及其桐城方氏學派研究領域學術成果的論文集,是該領域最新成果的…
張九思 編
本書是“章太炎講述系列”之一,旨在研究、發(fā)掘、整理章太…
鄧秉元 撰
本書系2011年出版的《周易義疏》一書的增訂版。本書反對傳統(tǒng)的象數(shù)易學及&am…
蔡宗齊主編,汪春泓本輯主編,鄭政恒執(zhí)行編…
《嶺南學報 復刊第十九輯》為《世說新語》研究專題,包含9篇專業(yè)論文,分別從…
《諸子學刊》編委會 編,方勇 主編
本輯共收文章29篇,除了子學研究論文外,還設有“‘新子學…
王中江,李存山主編
《中國儒學》由中華孔子學會主辦,承什剎海書院協(xié)助,立足于學會,面向海內外…
劉振英,田青
本書論析了荀子思想與商鞅、墨子、韓非子等諸家思想的關系,以儒家思想發(fā)展進…
復旦大學上海儒學院編 著
《現(xiàn)代儒學》是復旦大學上海儒學院主編的輯刊,旨在推動儒家多元傳統(tǒng)的研究?!?/p>
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中共安海鎮(zhèn)委員會 …
本書為三屆安海朱子文化研討會論文選編,匯集了全國數(shù)十位朱子文化研究專家的…
【明】王守仁
《傳習錄》是明代王守仁(王陽明)的哲學語錄。由門人徐愛、錢德洪等輯錄。編…
[日本]平田昌司 著,黃沉默 譯
本書為“古典新讀”系列第三輯作品《孫子》不過六千言,卻…
鄭濟洲 著
中國傳統(tǒng)治道是中國古代思想的原生形態(tài),具有十分豐富的思想內涵。挖掘這一博…
(清) 陳夢雷 撰 ; 鄭同 點校
《周易淺述》八卷,大旨以朱熹《周易本義》為主,參以王弼《周易注》、孔穎達…
張永義 箋釋
《藥地炮莊》是明末思想家、哲學家方以智解讀《莊子》的作品。“藥…
楊鵬 著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所著的道家經典,僅五千余言,但文約意豐、博大精深…
費小兵 著
本書通過解釋學、現(xiàn)象學、心理學、信息思維等方法比較、分析佛道儒三家之&am…
楊利慧
本書是作者探索女媧神話與信仰30年的成果結晶。上編將女媧置于中國民族信仰的…
干春松 著
本書是一部系統(tǒng)介紹儒家的特點、價值觀、政治思想的概論性教學用書,通過對仁…
竇秀艷,王曉瑋
四書五經是重要的儒家經典著作。南宋時,作為儒學集大成者的朱熹將《大學》《…
楊鑫 著
心齋為陽明高弟,開創(chuàng)了影響巨大的泰州學派。梁漱溟先生曾言:“陽…
(元)吳真子 撰,辛智慧、劉端 校點
《孟子集成》十四卷,元代吳真子撰,輯錄朱熹《四書集注》《論孟集義》《朱子…
章太炎研究中心 編
近十年來,隨著章太炎相關資料的不斷披露、《章太炎全集》的出版以及新一代學…
張子立
本書先是從牟宗三與劉述先這兩位現(xiàn)代新儒學代表人物之對比中,剖析其繼承關系…
崔童鹿,花聚會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的哲學作品,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又…
張俊
晚明以來,儒家文明正面遭遇基督教文明。歷經四百多年的碰撞與融合,雖然后者…
張萬強 著
先秦時代的墨家學派甚為重視談辯活動,發(fā)展出了以“察名實&rdq…
李零
如何閱讀《論語》,如何認識孔子,北京大學教授李零在《去圣乃得真孔子:〈論…
劉瑩
“儒學日本化”的提出雖然始于明治以后,然而其歷史進程的…
張珂著
本書是“董學與儒學辨正系列”的第三部,沿用了唯實主義的…
何益鑫 著
對于孔孟之間儒學思想的研究而言,郭店竹簡《性自命出》與《五行》兩篇之重要…
干春松 陳壁生 主編
暫缺簡介...
成書于春秋戰(zhàn)國之際的《孫子兵法》,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早的軍事學著作,在中外都…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經典《老子》短小精悍、思想廣博、睿智深刻,重在闡釋天道,并以…
徐明全
本書稿系文化學者徐明全對匯集北宋理學家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儒家理學思…
本書的基礎是干春松教授在北大講授多年的“儒學與中國社會&rdq…
梁啟超 著
王陽明是中國思想發(fā)展史上的重要人物,其所開創(chuàng)的陽明心學以“心&a…
韓金英 著
《老子想爾注》在北周武帝時遭禁。之后,長期失傳被埋沒。清末在敦煌莫高窟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