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方以智研究(第四輯)
02論語詮釋
03明倫弘愿:北朝佛教與經(jīng)學…
04三重松庵·三輪執(zhí)齋&…
05近思錄(呂氏家塾讀本) …
06大鹽中齋《洗心洞札記》譯…
07《道德經(jīng)》新注釋
08經(jīng)學研究(第六輯)
09自然和人:近代中國兩個觀…
10章太炎論人物
吳超
本書由緒論、結論與正文四章組成。緒論部分對研究對象、寫作思路和選題意義進…
可購
枡野俊明 著,劉羽陽 譯
日本禪式美學大師枡野俊明,以大智慧解釋禪的人生,從待人接物、日常生活、工…
(明)洪應明
暫缺簡介...
(美)邁克爾·普鳴(Michael Puett)…
不提生澀艱深的哲學術語,也不多談有關國家社會的宏大問題,屢獲殊榮的哈佛教…
詹石窗
《道德經(jīng)通解》以《道藏》本河上公章句《道德真經(jīng)注》為底本,以馬王堆漢墓出…
胡適
本書是以國學大師胡適先生在北京大學的哲學講義為基礎進行整理的,該書在191…
關瑞琳,尹紅,楊陽 繪;張葆全,選釋,李…
《周易》又名《易經(jīng)》,《周易》全書用六十四卦為象征符號,并通過卦爻辭,把…
王陽明,高邦仁 著
從王陽明的《傳習錄》中選取經(jīng)典語錄,進行解讀。告訴大家什么是良知,為什么…
郭玉賢 選釋 吳思選 譯 關瑞琳 尹紅 楊陽 …
《荀子》是戰(zhàn)國末年著名唯物主義思想家、文學家荀況的著作,是儒家學派的重要…
《老子學刊(第9輯 半年刊)》刊載《佛道的比較研究》《“道者萬物之奧”辨析…
安魯東 著
儒學的發(fā)展,從孔子開始,就有一定的次序與線索,貫通內(nèi)外;只是因為它過于精…
李維琦
《周易古經(jīng)易解》在堅實的訓詁的基礎上,對《周易》古經(jīng)作了全新的解釋。如說…
方世昌
本書是以現(xiàn)代理念幫助讀者讀懂《周易》義理的一本教科書。全書共四章。第一章…
楊力
孔子是中國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中國國學的先驅,…
可讀可購
李凱 著
李凱所*的《孟子倫理思想研究:以列維納斯倫理學為參照》一書,在以列維納斯…
暫缺作者
《大學》是闡發(fā)儒家內(nèi)圣外王的政治思想的經(jīng)典作品。內(nèi)容可概括為 “三綱領”…
《道德經(jīng)》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jīng)》、下篇《…
徐國美
世界很大,又很精彩;人生渺小,但很重要。本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徹底的唯…
魏義霞 著
本書利用經(jīng)典詮釋學、哲學、文化人類學、比較學等多個學科的研究方法和*新成…
(中國)陳榮捷
嚴晉 著
作者以洗練明快、行云流水、雋永蘊藉的語言來解讀古老而深邃的易經(jīng)文化,分星…
趙益,王楚 著
本書介紹了中國道教的源流、特征、儀式、人生智慧以及他們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蔣維喬 著
《蔣維喬:宋明理學綱要》為蔣維喬研究宋明理學的總結之作,分為論道體、論為…
《孝經(jīng)》以孝為中心,比較集中地闡發(fā)了儒家的倫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
(明)呂坤
《呻吟語》是明代晚期著名學者呂坤所著的語錄體、箴言體的小品文集,刊刻于1…
(德)文德爾班
《哲學史教程》是文德爾班的一部頗有影響的哲學史著作。這部著作用新康德主義…
莫愚
晚清“中興之臣”曾國藩一生識人用人無數(shù),《冰鑒》是他獨…
梁從峨
乾嘉漢學是清代儒學zui具代表性的學術形態(tài),它借反對理學空疏的考據(jù)之風而興…
劉忠孝
書稿在介紹中華傳統(tǒng)儒家人文化當代價值發(fā)生背景的基礎上,探討了人文化視域下…
任重 主編
近年來,儒家在當代中國思潮中異軍突起,再次自成一家,與自由派、新左派構成…
陳引池,蘇暢 著
本書介紹了中國佛教的源流、特征、儀式、人生智慧以及他們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李翔海 著
本書介紹了儒家思想及其對中國文化影響,重點在先秦孔孟思想至宋明理學的儒家…
王守仁
浙江省哲學學會
浙江省哲學學會2016年會文集。主要內(nèi)容有:1.唯物史觀與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
弘音 著
《五行》篇是我國儒家早期經(jīng)典著作。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了大量文物,其…
汪少炎 著
本書分兩卷,第一卷《王陽明心傳》,第二卷《答顧東橋書譯解》。通過陽明一生…
周國平 著
本書是著名學者、作家周國平先生繼上世紀八十年代撰寫《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
吳光
王陽明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軍事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被公認的…
熊春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