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從古典到現代:觀念和人物…
02三重松庵·三輪執(zhí)齋&…
03康有為
04先秦氣論哲學體系試構
05中國近現代漢傳因明研究
06朱子理學與家國情懷:安海…
07章太炎研究(第三輯)
08儒學歷史與儒學思想家研究…
09論語精選 漢俄對照(精裝…
10章太炎論人物
唐明邦 著
《周易通雅:唐明邦易學論文選》收錄唐明邦先生有關《易學》研究的論文39篇,…
可購
徐廣權 著
史無前例的金融危機,是西方管理由盛而衰的轉折點,是文化危機的本質體現。《…
四川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教研室 編
《切磋集:四川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合集》內容有高小強、天道與人道——人類和…
趙啟光 著
For me happiness consists of three things: readingthe most wonderful b…
王兆麟 著
《韓非子研究新探》從實際出發(fā),不囿成說,對韓非的法治思想和哲學思想作了全…
張樂群 著
《道德經》,何為道?是萬物運行的規(guī)律;何為德?是事物的本質屬性,特殊屬性…
趙宗乙 著
《論語解讀》是儒家至高無上的經典,猶如西方基督教的《圣經》,潛心品讀,便…
于文斌 著
有人說中庸是“折衷主義”,有人說中庸是“和稀泥”,這都是對中庸的誤解。中…
李謙和,李紅燕 著
《論語》是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論之匯編,是研究孔子的主要經典,比較準確真實…
杜大寧 著
從儒家文化概述、儒家科舉制度、儒家治學之道、儒家處世之道、儒家養(yǎng)生之道、…
(日)高島吞象 著;(清)王治本 譯
《高島易斷》:聚焦了高島對易經的注釋和他一生的占例。這部書特別重要的是書…
邵龍寶 著
《全球化語境下的儒學價值與現代踐行》深入剖析了儒學的多層次內涵,不僅在與…
錢基博 著
一、叢書著力于“學術”與“文化”兩方面,所收著作或為學術上開新之作,或為…
楊朝明,宋立林 主編
《孔子文化十五講》包括孔子與“文化中國”、“三代之英”與“明王之政” 、…
(明)洪應明 著,《國學典藏書系》叢書編…
《菜根譚》是明代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yǎng)、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
北京大學《儒藏》編繤與研究中心 編
一、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以儒家思想為中心?!度宀亍窞槿寮医浀浜头从橙寮宜枷?、體現…
張濤 主編
《周易文化研究》為北京師范大學易學文化研究中心論文集。2009年曾出版了第一…
(明)顧春 編
《六子全書之文中子》是《六子全書》中的一本。王通(580—617),字仲淹,號…
方旭東 編
方旭東編著的《海外中國哲學論叢·中國思想叢書:道德哲學與儒家傳統(tǒng)》是…
高世杰 著
站在世間說《論語》,立足當下看傳統(tǒng)?!妒勒f論語:尋找回來的》“《論語》歸…
胡適 著
《戴東原的哲學》體現了胡適對戴東原及其哲學的傾情關注,胡適認為戴東原是他…
本書是《六子全書》中的一種。莊子是我國先秦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
嚴斯信 著
中國最古的典籍當推《詩》、《書》兩部。這是公元前一千年代年前半期,即西周…
(清)蔣大鴻 著
我國古代看風水有形法一派,流傳書籍很多,但均重在尋龍捉脈,點穴立向及認砂…
(明)顏春 編
《六子全書之老子》是《六子全書》中的一本,老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
(清)章仲山 著
《心眼指要》四卷,無錫章甫輯。章甫字仲山,號無心道人,為清中葉〔無常派〕…
(宋)蔡元定 著
《圖注發(fā)微論》用樸素的辯證法說明風水原理。
(上古)伏羲,(商)周文王 著,《國學典…
《周易》是我國最古老、最有權威、最著名的一部經典,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
(清)曾國藩 著,《國學典藏書系》叢書編…
《曾國藩家書》所涉及的內容極為廣泛,小到人際瑣事和家庭生計的指示,大到進…
陳來 著
朱子哲學是中國哲學史上最龐大的哲學體系之一,考察這一哲學的整體結構及其具…
蔣伯潛 著
《諸子通考》分上下兩編,前置宏篇“諸論”,概論諸子之名稱、開祖派別及諸子…
(春秋)孔丘 著,《國學典藏書系》編委會…
《論語》是名列世界十大歷史名人之首的中國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門人記錄孔子言行…
于峻榮 注譯
荀子其人,學老思深;《荀子》之書,先秦巨著。《學不可以已《荀子》重添注》…
《國學典藏書系》叢書編委 主編
四書五經是四書和五經的合稱,是中國儒家經典的書籍。四書指的是《論語》《孟…
劉述先 著
儒學傳統(tǒng)之所以能夠歷久彌新,在于儒家學者的思考從來都不是脫離現實生活世界…
張政烺 著 李零,等 編
《張政烺論易叢稿》共分上下兩編,上編為已刊稿,選收了張政烺先生六篇已發(fā)表…
(春秋)曾子 著,《國學典藏書系》叢書編…
《大學》成書于戰(zhàn)國至西漢之間。它論述了儒家治國平天下的政治思想,是儒家經…
呂思勉 著
本書作者呂思勉(1884—1957),字誠之,江蘇武進人。著名歷史學家。呂思勉與…
魏超 著
中國古代的確沒有傳播學,近代、現代也都沒有。直到當代,具體說是20世紀80年…
石磊 選編
天道觀是中國哲學的重要概念,也是儒教的一個重要問題,即,什么是天道?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