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序
第一章 理學的產生及周敦頤生活的時代特點
一、理學的產生
二、周敦頤生活的時代特點
1.北宋王朝以文立國的方針
2.宋初的排佛崇道傾向
3.宋初的書院教育及其學術思想
4.新舊黨爭對周敦頤的影響
第二章 生平事略
一、家世
二、童年時代
三、居喪鶴林寺
四、初人江西
五、長期的州縣官生活
1.任郴縣縣令
2.改任桂陽
3.以大理寺丞知洪州南昌縣
4.署合州判官
5.通判虔州
6.移永州通判
7.代理邵州知州
六、提點廣南東路刑獄及退隱南康
1.升任廣南東路轉運判官
2.提點廣南東路刑獄
3.請調南康
4.歸隱九江
第三章 著作概述
一、著作的收集整理及刊刻情況
1.潘興嗣《濂溪先生墓志銘》是記載周敦頤著作的一手資料
2.周敦頤著作的編定成書
3.朱熹對周敦頤著作的編輯整理
4.度正對搜訪周敦頤遺稿的貢獻
5.鄧顯鶴重編的《周子全書》
二、周敦頤著作的真?zhèn)斡袩o之爭
1.朱、陸無極太極之辨
2.潘興嗣是否知濂溪
3.鵝湖之會并非論戰(zhàn)的結束
4.《太極圖說》與《通書》并非不類
5.《易說》是否確有其書
6.是否可作《太極圖?易說》
三、《愛蓮說》及其表現的思想
1.《愛蓮說》的創(chuàng)作和發(fā)表
2.《愛蓮說》的思想內容
3.《愛蓮說》的思想淵源
第四章 《太極圖》的淵源
一、朱震、朱熹之說
二、黃宗炎的創(chuàng)自河上公說
三、毛奇齡的“本之二氏”說
四、《太極圖》與《參同契》
五、《太極圖》與《太極先天圖》
六、《太極圖說》與道家的關系
第五章 周敦頤的宇宙論(上)
一、“無極而太極”思想的表述
1.“無極而生太極”說
2.“自無極而為太極”說
3.“無極而太極”說
二、無極而太極的內涵
1.無極不是無形
2.無極不是無
3.太極并非朱熹解釋的理
4.無極是先于太極的物質存在形式
三、無極而太極的思想來源及其命題的合理性
1.“無極而太極”思想的歷史淵源
2.無極而太極命題的合理性
第六章 周敦頤的宇宙論(下)
一、關于陽動與陰靜
1.太極動而陽靜而陰
2.物的動靜與神的動靜
3.物質運動的動靜和思想修養(yǎng)的動靜
二、關于五行各一性
1.五行與陰陽變合
2.五行各一其性
三、關于生物起源
1.五行是生物的材料
2.周敦頤關于生物起源的表述
3.諸家對周子的誤解
第七章 倫理道德觀(上)
一、關于道德的起源
1.道德起源于何時
2.道德起源于何物
二、關于道德規(guī)范
1.周敦頤道德規(guī)范的諸提法
2.周敦頤倫理道德的諸范疇
第八章 倫理道德觀(下)
一、幸福觀
1.幸與不幸
2.大幸與大不幸
二、苦樂觀
1.治學以追求探索為樂
2.為人以作德心逸為樂
3.生活以飽暖知足為樂
三、富貴觀
1.富貴取之于己
2.人以身有道德為貴
3.人以身安為富
四、生死觀
第九章 修養(yǎng)論(上)
一、士希賢
……
第十章 修養(yǎng)(下)
第十一章 社會思想(上)
第十二章 社會思想(中)
第十三章 社會思想(下)
第十四章 周敦頤與北宋諸學派
第十五章 周敦頤學術的歷史地位及其影響
附錄
索引
主要參考書目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