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shù)傳記社會各界人物許衡評傳(上下冊)

許衡評傳(上下冊)

許衡評傳(上下冊)

定 價:¥65.00

作 者: 陳正夫,何植靖 著
出版社: 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人文/社會學家

ISBN: 9787305061042 出版時間: 2011-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505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許衡評傳(套裝上下冊)》附錄《許謙評傳》,對與許衡同時代的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許謙的生平、宇宙論、辯證法思想、認識論、人性論、道德論、教育論、政治論,以及許謙思想的作用和特點,作全面系統(tǒng)的論述。許衡是中國十三世紀杰出的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他在我國經(jīng)過連年戰(zhàn)亂,民族文化垂危的情況下,傳播儒學和程朱理學,并以陸補朱,折衷朱陸,成為從朱熹思想到王陽明思想發(fā)展的中間環(huán)節(jié)。元入主中原以后,他主張實行漢法,幫助元世祖建立治道,恢復生產(chǎn),推進國家統(tǒng)一?!吨袊枷爰以u傳叢書(典藏版):許衡評傳(套裝上下冊)》全面系統(tǒng)地闡述許衡的生平、哲學思想、政治思想、經(jīng)濟思想、處世哲學與倫理思想、科學與文化思想、教育思想,并實事求是地評價許衡的歷史地位、歷史作用和社會影響。

作者簡介

  陳正夫,1931年9月生,海南省文昌縣人。1958年畢業(yè)于華東師大中國通史研究班,1958-1993年春在江西大學從事中國哲學、中國文化的教學和研究工作,歷任江西大學副教授、教授、系主任、副校長、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校學術(shù)委員會副主任、校學位委員會副主席。現(xiàn)任南昌大學哲學系教授。社會兼職主要有:國際中國哲學會華東資訊中心顧問、江西哲學學會理事長、江西中國哲學史研究會會長。出版專著有:《朱熹評傳》、《孔子、儒學與中國現(xiàn)代化》(與何植靖教授合著),主編書有:《中國一百個哲學家》(三主編之一)、《高校學報學》,發(fā)表論文70余篇。何植靖,1931年12月生,湖南省長沙市人。1956年畢業(yè)于華中師范大學歷史系,留校任中國近代史助教。1960年調(diào)江西大學從事中國哲學教學和研究工作,直到現(xiàn)在。現(xiàn)任南昌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國哲學史教研室主任。出版專著有《朱熹評傳》、《孔子、儒學與中國現(xiàn)代化》(與陳正夫教授合著),主編書有《中國一百個哲學家》(三主編之一)。發(fā)表論文30余篇。

圖書目錄

《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序
第一章 時代、生平及學術(shù)交往
一、所處時代
二、生平和主要經(jīng)歷
三、學術(shù)交往思想淵源
四、著述
第二章 哲學思想
一、自然觀
二、認識論
三、方法論
四、人性論
五、歷史觀
第三章 政治思想
一、以愛與公得天下心
二、行漢法
三、正君、踐言
四、用人、立法
五、定分、守禮
六、防欺、去邪
七、修齊治平的政治模式
第四章 經(jīng)濟思想
一、愛民、養(yǎng)民
二、主張生財,反對聚斂
三、本末之論與發(fā)展生產(chǎn)
四、“治生”的經(jīng)濟思想
第五章 處世哲學與倫理思想
一、“中庸”思想
二、處世思想
三、待人哲學
四、義利觀
五、綱常思想
六、修養(yǎng)觀
第六章 科學與文化思想
一、天文歷法
二、醫(yī)學
三、文化思想
四、詩詞
第七章 教育思想
一、教育宗旨
二、教育的價值與功能
三、教育內(nèi)容
四、教育原則與方法
第八章 許衡思想的歷史作用、歷史地位和社會影響
一、歷史作用
二、歷史地位
三、社會影響
結(jié)束語
附:許謙評傳
第一章 生平、學術(shù)淵源及著述
一、生平
二、學術(shù)淵源
三、著述
第二章 宇宙論
一、理與氣及其關系
二、鬼神:天地之功用、造化之跡
三、命
四、對佛、道的態(tài)度
第三章 樸素辯證法思想
一、矛盾觀
二、動靜觀
三、“中庸”思想
四、經(jīng)與權(quán)、常與變
第四章 認識論
一、“格物致知”、“即物窮理”
二、生而知之、學而后知與學思結(jié)合
三、知行并進的知行觀
第五章 人性論
一、天命之性與氣質(zhì)之性
二、“心統(tǒng)性情”、“人心”與“道心”
三、“天理”與“人欲”、變化氣質(zhì)
四、人性與經(jīng)濟的關系
第六章 道德論
一、“五倫”
、“五常”
三、“五倫”與“五常”之關系
四、誠
第七章 論教育
一、學校為治之源、治之本
二、教育的目的——變化氣質(zhì),成為圣賢
三、教育內(nèi)容
四、教學態(tài)度和教學方法
五、學習的方法
第八章 政治思想
一、“有君有臣而政無不舉”
二、非人才,不足以為治
三、長民之道——教之、養(yǎng)之、治之
四、朋黨論
五、對農(nóng)民起義的態(tài)度
第九章 門生
第十章 許謙思想的作用、特點及其二重性
一、許謙思想的作用
二、許謙思想的特點
三、許謙思想的二重性
索引入名索引
文獻索引
詞語索引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