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講述了傳說中詳細趕尸匠的故事。湘西趕尸匠:指湘西民間從事趕尸行業(yè)的人,進入這個行業(yè),須具備兩個先決條件:一是膽子大,二是身體好。如果還能具備一個十分特殊的條件更佳,那就是相貌要長得丑一點兒。《趕尸客棧(4)》中趕尸人將“死尸”或“死人”稱為“喜神”(湘西話死人的諧音)。每次趕尸前,“先生”都要作法——設壇、點香、燒紙,“處理”過的尸體,才可以出發(fā)上路?!跋壬泵繐u一下鈴,尸隊就向前慢慢地走一步,趕尸走的都是人跡罕至的荒野小徑,每當差不多天亮的時候,就要找一個專為趕尸人服務的小旅店,打尖休息。這些小旅店無一例外大門都是向內開的,而且門都是厚重的、上了黑漆的木質大門。這門背后,就是尸體靠站的地方。湘西當地有忌諱小孩站在門背后的習俗,就是源于此事。湘西流行趕尸的原因:趕尸,只有在湖南兩部才流行。原因有三:第一,只有湘西有“趕尸客?!?;第二,只有湘西人聽到趕尸匠的小陰鑼,知道第一時間回避,且會主動將家中的狗關起來,否則,狗聞到尸體的味道會跑來撕咬:第三,只有湘西是村外有路,而其他地方一般是道路穿村而過,死尸是不宜入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