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拉倫茨之謎
上部 法學方法論史
第一章 概念法學
第一節(jié) 羅馬法繼受
第二節(jié) 概念法學的形成及其代表人物
第三節(jié) 概念法學的解釋方法及其發(fā)展
第二章 自由法學
第一節(jié) 自由法學運動及其發(fā)展階段
第二節(jié) 自由法學的理論構造
第三章 利益法學
第一節(jié) 赫克與利益法學
第二節(jié) 利益法學的理論原點
第三節(jié) 利益法學關于法律適用的構造
第四節(jié) 利益法學的發(fā)展及其衰弱
第四章 納粹法學
第一節(jié) 納粹法哲學的理念及功能
第二節(jié) 納粹國家的法律現實
第五章 “二戰(zhàn)”后德國法學方法論的發(fā)展
第一節(jié) “二戰(zhàn)”后至20世紀50年代末德國法理學概述
第二節(jié) 20世紀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德國法理學的新思潮
第三節(jié) 20世紀70年代中期至21世紀初期德國法學理論的發(fā)展
第六章 價值法學
第一節(jié) 價值法學產生的歷史背景
第二節(jié) 價值法學的諸流派及其主要內容
下部 拉倫茨法學方法論
第七章 德國納粹統(tǒng)治時期的“具體的概念”邏輯
第一節(jié) 早期拉倫茨法學理論的思想源泉
第二節(jié) 納粹統(tǒng)治時期拉倫茨的“具體的概念”
第三節(jié) 納粹統(tǒng)治時期的拉倫茨民法學
第八章 “二戰(zhàn)”后拉倫茨法學方法論的具體展開
第一節(jié) 以人格主義為理念的“具體的概念”
第二節(jié) 從“具體的概念”轉向“類型論”
第九章 20世紀70年代后拉倫茨法學方法論的變遷
第一節(jié) 設定課題
第二節(jié) 法律的“內在體系”
第三節(jié) 拉倫茨法學方法論的核心:評價思維
第十章 拉倫茨法學方法論的法哲學與法教義學視角
第一節(jié) 拉倫茨法學方法論解析的“雙重視角”
第二節(jié) 拉倫茨法學體系的基本構造
第三節(jié) 拉倫茨關于法律的“妥當”理論
終章 “拉倫茨神話”
補論 德國民法學“基爾學派”
參考文獻
后記 法律人的快感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