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是一個明確的現(xiàn)象,也是一個復雜的議題,它是最困惑人類智力的現(xiàn)象之一。當代“意識研究”涉及了三個基本層次的問題:即意識的現(xiàn)象學問題、意識的實證科學問題和意識的形而上學問題。 基于哲學、心理學、神經病理學、腦科學、理論生物學和東方“心學”傳統(tǒng)的資源,李恒威所著的《意識:從自我到自我感》提出:(1)意識的本性在于覺知及其自覺知,覺知與所覺知的內容是可以分離的,覺知是加之于心智之上的一個獨特的能力,而“光”是理解這個能力的一個恰當和強有力的隱喻。(2)理解生命本性是充分理解意識的基礎:因為正是覺知能力的發(fā)展,生命自我才贏得了自我感;自我感和覺知在某種意義上是等值的概念。(3)為應對心一身關系或意識的“難問題”(HardProblem),《意識:從自我到自我感》重構了“兩面一元論”的自然觀;這個自然觀的核心思想是任何事物即使是最原始的事物都有外在性和內在性這兩個面向、作為客體和主體的兩重性以及某種意義上的第三人稱和第一人人稱兩個視角,而在演化一發(fā)展上這兩個面向始終是相應的(correspo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