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國民間記事年選》分“人物”、“吏治”、“世相”、“底層”、“教育”、“新知”六輯,只是先后排序略有不同。要說有點變化的,就是“吏治”分為上、下兩輯了。近年來,黨和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文件及政策法規(guī),都在強調對官員的教育,要求官員“做官要講官德”,時刻牢記“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最近出臺的《公務員職業(yè)道德培訓大綱》,新華社曾以《中國掀起“道德風暴”積聚“向善”力量》為題,大講“德”之重要:做官講“官德”,經商講“商德”,治學講“學德”,執(zhí)教講“師德”,行醫(yī)講“醫(yī)德”,從藝講“藝德”……這也是一個正常社會所必須的。如果一點職業(yè)道德都不講,一切沒了規(guī)矩,那么這個社會就沒救了。但在我看來,“德”固然是重要的,是維系社會的根基;但法治比德治更重要。試想想,如果我們的社會每個人都遵紀守法了,整個社會不就風清弊絕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