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哲學理論黃枬森文集(第五卷)

黃枬森文集(第五卷)

黃枬森文集(第五卷)

定 價:¥92.00

作 者: 黃枬森 著
出版社: 中央編譯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哲學理論

ISBN: 9787511711267 出版時間: 2011-11-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503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黃枬森先生是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馬克思主義人學的開創(chuàng)者,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專家,在馬克思主義體系化、中國化和哲學理論創(chuàng)新等方面,其開創(chuàng)性工作為馬克思主義思想寶庫增添了鮮活而重要的一頁。為了全面系統(tǒng)地展示黃枬森先生的研究成果,進一步滿足哲學研究工作者和讀者的便捷閱讀之需,本書編委會全面梳理、編輯出版了《黃枬森文集》。第五卷,主要收錄作者自1983年至2011年以來有關人學方面的重要文章50多篇,近50萬字。本文集代表了馬克思主義人學研究的最高水平之一。

作者簡介

  黃枬森先生出生于1921年11月29日,四川省富順縣人。1942年進入云南昆明西南聯(lián)合大學物理系學習,1943年轉(zhuǎn)入西南聯(lián)大哲學系學習,抗戰(zhàn)勝利各校復校后,于1947年進入北京大學哲學系學習,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同年畢業(yè)進入哲學系作研究生。1950年起歷任北京大學哲學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資深教授,1981年~1987年任北京大學哲學系主任,1981年始任博士生導師。1981年~1996年任一、二、三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召集人,1983年~2000年任國家社科基金學科評議組成員、召集人。1990年起任《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科版)主編、編委會主任、顧問,1991年起任北京大學人學研究中心主任,1998年起任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研究員,2011年起任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中心主任。先生還歷任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會長、名譽會長,中國人學學會會長、名譽會長,中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會長、名譽會長,北京市社會科學聯(lián)合會副主席、顧問,北京市哲學學會會長、名譽會長。

圖書目錄

如何理解馬克思的“人化自然” 
關于人的理論的若干問題
資產(chǎn)階級人道主義能改造成為“馬克思主義人道主義”嗎
馬克思對人道主義的認識和批判
關于人道主義和異化問題
關于人道主義的兩種含義問題
關于人道主義和異化理論的幾個問題
人性的抽象不等于抽象的人性 
人的本質(zhì)的異化不是一個科學的概念
西方馬克思主義與人道主義
論人和自然的關系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人權和個人主義問題
關于建構人學的幾點設想
人學研究的重要意義
人、實踐和主體性
論人權的普遍性和階級性
關于人權的幾個理論問題
關于人權的若干理論問題
論人的活動的主體性
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人權問題
關于人權理論的若干問題
對馬克思主義人學和現(xiàn)代西方人學的比較
人學與哲學
人學:作為整體的人及其一般規(guī)律的科學
論人道主義道德原則在社會主義道德體系中的地位
人的發(fā)展規(guī)律
關于人學的幾個有爭論的問題 
論企業(yè)管理中的“以人為本”思想
《世界人權宣言》的重大貢獻和歷史局限 
我國人學興起的深刻動因及意義 
論對內(nèi)人權教育與對外人權斗爭的關系
西方哲學史中關于人際關系的思想 
不能籠統(tǒng)地肯定或否定“以人為本”思想
西方哲學家論人在宇宙中的地位 
現(xiàn)時代與人學
馬克思主義與“以人為本” 
人類中心主義在不同領域中的是與非 
人本主義、“以人為本”與“人權人憲” 
素質(zhì)教育是促進入的素質(zhì)全面發(fā)展的教育
“以人為本”原則在科學發(fā)展觀中的位置 
正確認識和對待全球化,促進入的全面發(fā)展
關于以人為本的若干理論問題 
正確看待以人為本原則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及其人學內(nèi)涵
馬克思恩格斯關于人的思想
明確提出以人為本的原則的理論依據(jù)和時代背景
關于人道主義和異化問題的討論 
人與人類社會
論“以人為本”的思想淵源和科學內(nèi)涵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