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史學理論史學概論

史學概論

史學概論

定 價:¥35.00

作 者: 白壽彝 主編
出版社: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叢編項:
標 簽: 史學理論

ISBN: 9787505729384 出版時間: 2012-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70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1983年3月14日,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我們謹以《史學概論》,作為對這位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導師的紀念。在五十年代,同志們在一起談天,提起史學概論來,都認為應該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指導下,寫這么一本書;同時也認為,在高等學校歷史系應該開設(shè)這門課程。至于《史學概論》應該怎么寫,這門課程應該講些什么,大家一時想不出辦法來。一年一年過去了,對這個問題一直沒有認真討論過。后來,我在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開了這門課程,主要講的是歷史唯物主義。但我并不認為這種講法是對的。因為我覺得,如果只講歷史唯物主義,這門課就應該叫歷史唯物主義,不應該叫史學概論。我為這個課程內(nèi)容問題,多年來一直感到不安。去年,因為《史學史研究》季刊的需要,我每一季度撰寫一篇文章,交它發(fā)表,總題目是《談史學遺產(chǎn)答客問》。在醞釀這四篇文章的過程中,我逐漸產(chǎn)生了寫史學概論的思想。這就是要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指導下,論述中國史學遺產(chǎn)幾個重要方面的成就和馬克思主義傳人中國后史學的發(fā)展,及當前史學工作的重要任務。我想在《史學概論》里,提出一些問題,請同志們討論。也希望它能成為教本,多少給同學們一些幫助。

作者簡介

  白壽彝(1909-2000年)中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教育家、思想家、社會活動家,杰出的民族理論工作者。回族,河南開封人,早年就讀于中州大學、文治大學和燕京大學國學研究所,研究生。曾為云南大學、重慶中央大學、南京中央大學教授,北京師范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1949年,為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國代表,并在天安門城樓上,親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大典。此后,為中國科學院專門委員,并與侯外廬等籌建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二所并兼任研究員;同郭沫若、范文瀾等創(chuàng)辦了新中國史學會;創(chuàng)辦了《光明日報》的《歷史教學》半月刊,與劉大年等發(fā)起創(chuàng)辦了《歷史研究》雜志;在毛主席和周總理的關(guān)懷下,主持了《二十四史》的點校工作。改革開放后,任北京師范大學學術(shù)委員會主任,創(chuàng)辦了史學研究所、古籍研究所,任所長;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古籍整理規(guī)劃小組成員、國家教委全國高校古籍整理與研究工作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民族史學會會長等。國家教育部稱他“年高德劭,學識淵博,教書育人,譽滿學林”;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贊他“為我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和高層次人才的培養(yǎng)做出了重要貢獻”;中國史學會認為他“學術(shù)的追求,是創(chuàng)新的意識,批判繼承祖國文學遺產(chǎn),成自得之學;學術(shù)求索的理念,是通古今之變,關(guān)注祖國歷史的興衰,思考民族的未來。”他的一生著述頗豐,主要有《史學概論》、《史學論集》、《中國史學史》、《中國交通史》、《中國通史綱要》、《民族宗教論集》、《回族人物志》、《中國回族史》等,由他總主編的《中國通史》12卷22冊全部出版,江澤民總書記親筆致信祝賀,對《中國通史》給予高度評價,認為《中國通史》的出版,是我國史學界的一大喜事,一定會有益于推動全黨全社會進一步學習歷史的濃厚風氣。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敘論
 第一節(jié) 歷史、史料、史學門
  歷史
  史料
  史學
 第二節(jié) 史學遺產(chǎn)的批判繼承
  歷史遺產(chǎn)和史學遺產(chǎn)
  如何對待史學遺產(chǎn)
  史學工作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
 第三節(jié) 本書的編寫大意
  史學概論的任務
  本書論述的幾個方面
  回顧與前瞻
第二章 歷史觀
 第一節(jié) 社會生活和歷史觀點
  群眾生活中的歷史觀點
  歷史觀點的時代性和階級性
 第二節(jié) 歷史觀所涉及的主要問題
  歷史的運動問題
  歷史發(fā)展中的決定因素問題
 第三節(jié) 學習唯物史觀,推進史學工作
  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在歷史上的巨大貢獻
  產(chǎn)生唯物史觀的歷史條件
  堅持唯物史觀的原則,反對教條主義和經(jīng)驗主義
第三章 歷史文獻
 第一節(jié) 中國歷史文獻的繁富
  史書編寫的日盛
  歷史檔案的積存
  歷史文獻之包羅繁富
 第二節(jié) 中國歷史文獻學上的成就
  文獻目錄學
  版本和???br />  輯佚和辨?zhèn)?br />  注解和考證
 第三節(jié) 歷史文獻在史學工作中的地位
  歷史文獻在史學工作中的重要性
  歷史文獻之發(fā)揮作用
  歷史文獻工作和理論指導
第四章 史書的編著
 第一節(jié) 史書的體裁
  中國史書的主要體裁
  中國史書的其他重要體裁
  不同體裁的互相補充和綜合
  史書的內(nèi)容和形式
 第二節(jié) 史書的編和著
  區(qū)別編、著及其重要意義
  長編和考異
  直筆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第五章 史書的體例
 第一節(jié) 古老的傳統(tǒng)和全局性的體例
  重視體例的傳統(tǒng)
  斷限、標目和編次
 第二節(jié) 記時、記地和記人門
  記時
  記地
  記人
 第三節(jié) 載言、載文、議論及其他
  載言、載文和征引
  議論和注釋
  體例的統(tǒng)一和運用的靈活
第六章 歷史文學
 第一節(jié) 歷史和文學
  歷史和文學的分合
  歷史和文學的各種關(guān)系
 第二節(jié) 中國歷史文學的成就門
  寫人物
  寫戰(zhàn)爭
  寫場面
 第三節(jié) 歷史文學的寫作經(jīng)驗
  閎中肆外
  藝術(shù)加工
第七章 史學和其他學科的關(guān)系
 第一節(jié) 史學跟其他有關(guān)學科的離合
  史學和科學
  史學成長中跟其他學術(shù)的離合
  史學跟其他學科加強聯(lián)系的趨勢
  ……
第八章 近代史學
第九章 馬克思主義史學在中國的傳播和發(fā)展
第九章 馬克思主義史學在中國的傳播和發(fā)展
第十章 當前的主要任務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