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投筆從戎去,刷新舊國風”
隨著年齡的增長,朱德追求進步、追求新學、向往西洋科學的欲望越來越強烈。地處窮鄉(xiāng)僻壤的舊私塾已不能滿足他的要求,一心要到外面去看看。
一個標本式中國農民家庭
從小就很機靈,在逆境中讀書
在順慶府中學堂接受新思想
考入講武堂,加入同盟會
重九起義,五華山上樹紅旗
“四大金剛,朱德第一”
朱旅長救民于水火
放棄高官厚祿,36歲加入中國共產黨
第二章 “學一輩子也不會夠”
青年朱德喜歡讀進步書刊和史書,史書中尤喜研讀兵書和政論文章。后來他對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說:“學習運用游擊戰(zhàn)和多變的戰(zhàn)法,我在中國1000多年前寫的古典名著《三國志》里曾找到過最好的教材。”
閱讀古籍,也讀新書
愛讀史書,推陳出新
從柏林到莫斯科,理論水平快速提高
在戰(zhàn)斗的間隙里讀書
一本《共產黨宣言》,讀了一輩子
第三章 永久的記憶:朱德與他的家庭
恩格斯對愛情作了科學的概括,認為愛情就是“人們彼此間以相互傾慕為基礎的關系”。朱德和康克清在長達半個世紀的革命歷程中,相親相愛,共同奮斗,譜寫了一曲崇高感人的愛情之歌。
人生最大的遺憾:沒能侍奉老母
47年的夫妻情
“我不要孝子賢孫,要的是革命事業(yè)接班人”
第四章 “不搞特殊化”:生活細節(jié)
康克清見丈夫的衣服實在太破舊了,尤其在脫了棉襖后,沒有什么可穿的,想給他做件新衣。朱德知道后說:“把舊衣服補補,還可以穿嘛!”工作人員也幫腔說:“您老人家的衣服太破了,不能再補了!”朱德說:“不能再補?兩件拼一件嘛!”
對衣著沒有什么特別的講究
粗茶淡飯,吃飽就行
只有三間老式平房
腳力非凡,不搞特殊化
第一元帥,卻從未領過元帥的工資
第五章 蘭香人生:平凡世界中的總司令
……
第六章 史海:元帥趣事
第七章 浪底真金:浩劫中的朱德
第八章 朱老總的人際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