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中國史中國古代史讀史觀天下:三國志解讀

讀史觀天下:三國志解讀

讀史觀天下:三國志解讀

定 價:¥35.00

作 者: 白玉林,曾志華,張新科 主編
出版社: 云南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讀史觀天下
標 簽: 秦漢魏六國史

ISBN: 9787541550720 出版時間: 2011-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44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是以西晉初年陳壽編撰的《三國志》為主要參考文獻寫成的。 陳壽,字承祚,蜀國巴西安漢人,生于蜀漢后主劉禪建興十一年(233),卒于晉惠帝元康七年(297)。他曾經(jīng)在蜀漢做過官,后來蜀漢政權滅亡,陳壽便來到司馬氏建立的晉,先后做過晉平令、著作郎等官。 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三國志》共六十五卷,包括《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主要記載從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到晉武帝太康元年(280)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六十余年的歷史。書中對曹魏和孫吳的歷史敘述較為詳細,而對蜀漢的歷史敘述則較為簡略(蜀漢政權沒有設置史官)。 《三國志》的體例非常特殊。在“二十四史”的前四史中,它的成書年代在《史記》和《漢書》之后,但遠在《后漢書》之前。但是《三國志》并沒有照搬《史記》和《漢書》的體例,而是把《三國志》分為《魏書》、《吳書》、《蜀書》,早期這三部書是單獨流傳的,因此在斷代史申別具一格。 陳壽是私人著述,在創(chuàng)作《三國志》的時候可供參考的資源不多,沒有條件獲得大量的文獻檔案,所以造成《三國志》史料不足,內容不夠充實。后來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解,其字數(shù)超過原書數(shù)倍,便主要是為《三國志》補充材料的?,F(xiàn)在要想了解三國時代的典章制度,就只好借助于《晉書》。 《三國志》雖然寫了魏、蜀、吳三國的歷史,但并不是客觀地敘述歷史事件和展現(xiàn)歷史人物,而是以曹魏為正統(tǒng),因此書中對于吳、蜀兩國的敘述有些主觀的傾向。 由于陳壽具有出色的史家之才和突出的文筆,使《三國志》整體上敘事邏輯嚴密,條理清晰,文筆簡潔,剪裁得當,在當時就受到贊譽。后人對于陳壽的《三國志》更是推崇備至,認為在記載三國歷史的史書中,只有《三國志》才可以和《史記》、《漢書》相媲美,因此,將它與《史記》、《漢書》和《后漢書》并稱“四史”。后來的“四大名著”小說之一的《三國演義》就是根據(jù)《三國志》寫成的。

作者簡介

暫缺《讀史觀天下:三國志解讀》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1.東漢末年的社會現(xiàn)狀是怎樣的? 
 2.王芬謀廢立是怎么回事? 
 3.董卓何以被拜將封侯? 
 4.迎帝北芒是怎么回事? 
 5.恃強廢立是怎么回事? 
 6.董卓為什么要遷都長安? 
 7.尚父專權是怎么回事? 
 8.董卓是怎樣被殺的? 
 9.因財喪命說的是什么事? 
 10.長安淪陷是怎么回事?
 11.李催、郭汜之亂是怎么回事?
 12.亂世之奸雄說的是誰?
 13.曹操為什么要稱疾歸鄉(xiāng)里? 
 14.陳留起兵說的是什么事? 
 15.群雄伐卓是怎么回事? 
 16.何謂“青州兵”? 
 17.曹操為什么要東征陶謙? 
 18.濮陽之險是怎么回事? 
 19.興屯田是怎么回事? 
 20.曹操為什么不殺劉備? 
 21.宛城之戰(zhàn)是怎么回事? 
 22.曹操為什么能“安眾破繡”? 
 23.孝親忠君是怎么回事? 
 24.惜才免罪說的是什么事? 
 25.曹操為什么要東擊劉備? 
 ……


附錄一 三國帝系表
附錄二 三國大事年表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