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編發(fā)的昌邑市博物館原副館長趙仲泉《致胡德平會長函》、北京曹雪芹紀念館樊志賓《(虛白齋尺牘)述論》二文,前者介紹了《虛白齋尺牘》的來龍去脈及其收藏復印本的情況,后者則就《虛白齋尺牘》的基本狀況、真實性、價值及李煦與昌邑姜氏家族的來往進行了初步的梳理和探討,以期有助于讀者對《虛白齋尺牘》有個大致的了解。李煦的遺著《虛白齋尺牘》凡二卷,現(xiàn)存書啟3 16件、文2篇。經過初步的整理、校點、注釋,將按照原件順序先后,分期公布。本期公布的30件,主要有三方面的內容:一是李煦在康熙四十四年(1705)十月就任兩淮巡鹽御史前后,為整飭鹽法、查緝私鹽、穩(wěn)定鹽價等事致函淮鹽行銷區(qū)的地方官員,表明心跡,請求支持;二是在緝私、處事、用人諸問題上與曹寅發(fā)生矛盾的內情及其原因;三是請托廣東巡撫、瓊州府知府等照顧提攜時任感恩縣知縣的堂弟姜焯。這些書札,無疑為研究李煦的用人行政、處事風格及其與曹寅的關系,提供了在官文書中難以見到的具體而微、真切生動而頗具感情色彩的第一手資料。 本期還刊登了昌邑市博物館副館長王偉波撰寫的《昌邑所見李士楨李煦父子史跡與文物》一文,披露了一批鮮為學界所知的有關李氏父子的文物和文獻資料,如“李士楨暨原配王氏影像” “李煦生母文氏行樂圖”“李煦射獵圖”“李煦春游晚歸圖”“李煦四季行樂圖” “李煦暨韓氏詹氏影像”,以及康熙三十六年(1 697)刊本《姜氏世譜》、康熙六十年(1721)刊本《昌邑姜氏族譜》中所載李士楨一支的譜系,李士楨、李煦父子所撰序言、文章等。此外,王文還對網上所傳昌邑有李煦墓一說進行了辨析,講了自己的看法。 這些至為寶貴的文物和文獻資料,與《虛白齋尺牘》一起,已經引起了預知信息的朋友們的關注和重視,我們熱誠期待海內外老中青三代學者對之進行深入研究,并賜予高水準的學術研究文章,我們將酌予優(yōu)先發(f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