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理論法學事后行為論

事后行為論

事后行為論

定 價:¥30.00

作 者: 董曉松 著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法理學

ISBN: 9787511829511 出版時間: 2012-0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287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事后行為論》立足于現(xiàn)有理論成果,以比較刑法為基底,就事后行為所關涉諸問題予以穩(wěn)靜而循序的梳理。在進路上,《事后行為論》試圖將事后行為的研究基點置于整個犯罪事實之上并加以通盤考慮,即一方面要考慮事后行為與基本犯罪的關聯(lián)性,另一方面要既不違背禁止重復評價原則,又不使行為人獲得刑法處斷上之不當利益,從而勉力將司法實務中的零散知識系統(tǒng)化為一般原理,并為司法裁判提供助力。

作者簡介

  董曉松,男,漢族,1977年生,云南大學法學院講師、廉政法治研究與教育培訓中心主任、法學博士。主要致力于刑事法學、禁毒學研究,在《人民司法》、《法律適用》等國內外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20余篇。

圖書目錄

導論  
  一、事后行為又一切入視角 
  二、前置性的相關說明 
  三、類型化的思維路徑 
第一章 事后行為的范疇內容
 第一節(jié) 事后行為的概念 
  一、事后行為的界定 
  二、事后行為的特征 
 第二節(jié) 事后行為的類型 
  一、行為方式的劃分 
  二、犯罪單復數(shù)的劃分 
  三、實施時間的劃分 
  四、可罰程度的劃分 
第二章 事后行為與犯罪構成 
 第一節(jié) 事后行為與犯罪構成概述 
  一、犯罪構成理論歷史與現(xiàn)狀評述 
  二、事后行為與犯罪構成的關系厘定 
 第二節(jié) 犯罪構成的涵攝效應 
  一、犯罪構成涵攝效應的提出 
  二、犯罪構成涵攝效應的判斷 
 第三節(jié) 事后行為與作為義務 
  一、由交通肇事中故意殺人切入 
  二、事后不作為成立犯罪之考量 
第三章 事后行為與期待可能性 
 第一節(jié) 事后行為與期待可能性的關系概述 
  一、問題的提出 
  二、期待可能性理論演繹 
 第二節(jié) 期待可能性與事后行為的刑事責任程度 
  一、因期待可能性阻卻責任的事后行為 
  二、期待可能性視閾下的親親相隱制度 
第四章 事后行為的典型樣態(tài) 
 第一節(jié) 繼續(xù)行為的本體展開 
  一、繼續(xù)犯研究視角轉換 
  二、繼續(xù)行為的刑法評價 
 第二節(jié) 共罰的事后行為詮釋 
  一、共罰的事后行為回溯 
  二、共罰的原因理論分析 
 第三節(jié) 派生犯罪的刑法解構
 …… 
第五章 事后行為與共同犯罪
第六章 事后行為與罪數(shù)形態(tài)
第七章 事后行為與正當化事由
第八章 事后行為與刑罰減免制度
結語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