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形而上學(120年珍藏本)…
02人工智能時代的哲學思考
03浙江心學研究
04自我的超越性(120年珍藏…
05家風家訓
06保衛(wèi)馬克思(120年珍藏本…
07陽明學研究新論(第六輯)…
08王陽明的書籍世界
09詩學(120年珍藏本)
10文藝作品中的哲學思想
譚鑫田
《知識·心靈·幸?!官e諾莎哲學思想研究》是作者長期學習斯賓諾…
可購
(清朝)宣穎
作者宣穎,字茂公,清朝人,《南華經(jīng)解》自序中說是句曲人。在清代和史籍中,…
徐同林
《論語的語文》是作者數(shù)年悉心攻讀《論語》的心得,以及參與大學語文課程學院…
宿春禮
《世界上最偉大的思想書》選取64部深刻影響人類思想文化及歷史進程的經(jīng)典著作…
張榮明
沒有漢唐詩賦、宋詞元曲、晚明小品,只有那詰屈聱牙的《尚書》、舉止呆板的《…
楊先舉
韓非子是偉大的法家代表人物,寫《韓非子》,十余萬言;主要寫有關(guān)法方面的內(nèi)…
夏傳才
孟子是孔子之后最大的儒學大師,在戰(zhàn)國中期繼承孔子思想學說并把儒學發(fā)展到新…
張硯鈞
《畫說論語》從經(jīng)典原著《論語》中精選出具有積極現(xiàn)實意義的內(nèi)容一百多則,嘗…
謝海東
《易經(jīng)的做人哲理》是勵志的方法,不是通過心理暗示,而是通過辯證的思維,通…
汪民安 著
本書是從身體的角度對尼采進行新的闡發(fā)。尼采將自己的哲學定位在反柏拉圖主義…
(德)尼采 著,楊恒達 譯
《悲劇的誕生》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對悲劇進行純理論的探討,而是從人生哲學的角…
(英國)(Jackson.R.)杰克遜 著;倪玉琴…
《思想者叢書》是一套有著深邃的科學與人文思想的叢書。叢書中既有偉大人物的…
李培宗
《論語全解》從仁者愛人、為人知禮、學以致道、仁義之交、孝悌齊家、處世之道…
田合祿
《孔子:被遺忘的古代科學家》共九章,包括:孔子作《易傳》;孔子學道;孔子…
(英)馬丁·科恩 著;伍中友 譯
哲學原來是這么有趣,哲學原來離我們這么近,淺顯的問題為你提示——哲理、?!?/p>
黎瑞山 著
本書向您講述和介紹100個富有哲學意義的故事,使您在貪圖哲學理論的同時,又…
楊權(quán) 注釋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讀本”口袋本是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誦讀本”的基礎(chǔ)上修訂…
司馬凌宇
你必定也已經(jīng)知道,孔丘老師早就不滿足于旅游教學的形式,為了把自己的思想更…
鄧球柏
《大學》原來只是《禮記》49篇中的一篇,共1751字。在韓愈、李翱以前,《大學…
從《論語》的傳授過程中也可以看到漢魏對《論語》重視的程度。隋朝開始創(chuàng)建科…
姚曼波
《莊子探奧》是全面、系統(tǒng)研究莊子的學術(shù)著作,廣泛深入地探索了莊子學說產(chǎn)生…
宋繼杰
“哲思”得“有譜”。西方傳統(tǒng)哲學有“理(logic)”、有“型(eidos)”,但…
李程
《近代老學研究》所指的老學是歷代學者對《老子》進行詮釋和發(fā)揮而形成的一門…
陳鼓應 著
《老莊新論》一書,是陳鼓應教授對老子與莊子研究的力作。作者的研究方法與學…
(春秋)老子 著,周生春 注評
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她擁有悠久的文化傳統(tǒng)。對這樣一個民族來說,傳統(tǒng)…
邵童欣 主編
隨著人們對“國學啟蒙運動”的關(guān)注,國學讀物風靡全國,權(quán)威人士認為,很有必…
周增文,王永磊 編著
《中庸的做人哲學》是作者結(jié)合“中庸”的思想理念,從修身養(yǎng)性、為人處世、交…
幺峻洲
《孟子》是儒家的經(jīng)典名著,也是研究孟子的生平事跡及其學說的最重要的資料?!?/p>
嚴春友
擺在讀者面前的,是從浩瀚的四方思想的海洋中擷取的一些浪花——這是那些偉大…
王利寧 等編著
時代在變遷,觀念在更新。為了幫助小讀者們更細致深入地了解《論語》中的基本…
陸蘇拉德
變化在意想不到的時候發(fā)生:閑來閱讀《理想國》,感悟“最高知識”,進而學習…
張玉良
《老子譯解》是作者張玉良先生十幾年潛心研究的結(jié)果,作者收集老子古今注譯本…
劉兆偉
本書是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guī)劃課題的研究成果。該書力圖集兩漢魏晉唐宋逮及…
楊樹達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指出:個體自我的每一次偉大的提高,都源于同古典世界的…
(英)培根 著;陳偉功 譯
《經(jīng)典通讀(第2輯):新工具》試圖為近代新興的自然科學制訂一套正確的方法…
(法)笛卡兒 著;宮維明 譯
《經(jīng)典通讀》:一套將經(jīng)典學術(shù)巨著進行全新通俗化編譯的叢書,旨在引領(lǐng)讀者輕…
于文斌
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弊晕鳚h以來,《論語》成為中國識字人必讀的…
(德)康德 著;彭笑遠 譯
張俊杰
尋鑒古典智慧,開拓中華精種,正在華人世界興起,“讀經(jīng)熱”、”國學熱”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