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環(huán)境科學、安全科學環(huán)境污染及其防治重金屬污染土壤(渣場)環(huán)境危害及綜合防治技術

重金屬污染土壤(渣場)環(huán)境危害及綜合防治技術

重金屬污染土壤(渣場)環(huán)境危害及綜合防治技術

定 價:¥58.00

作 者: 李東偉,尹光志,焦斌權 著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環(huán)境污染及其防治

ISBN: 9787030330512 出版時間: 2012-0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15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重金屬污染土壤(渣場)環(huán)境危害已經(jīng)成為環(huán)境保護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吨亟饘傥廴就寥拉h(huán)境危害及綜合防治技術》是在作者(李東偉、尹光志等)多年進行重金屬污染土壤(渣場)研究的基礎上撰寫而成的,以理論研究為主,與實踐相結合。內容包括重金屬的環(huán)境毒性和危害,重金屬污染渣場的環(huán)境危害,重金屬污染場址的人群健康風險評估,重金屬廢水污染防治,重金屬廢渣微生物原位修復及資源再利用,重金屬污染土壤的電動修復等。《重金屬污染土壤環(huán)境危害及綜合防治技術》可作為環(huán)境監(jiān)測與評價、環(huán)境監(jiān)測與治理技術、農業(yè)環(huán)境保護技術等環(huán)境類專業(yè)教材,也適用于礦物加工、農學、園藝、生態(tài)、土壤等專業(yè)學生的教材與參考書,還可供有關工程技術人員以及從事環(huán)境保護工作的各級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暫缺《重金屬污染土壤(渣場)環(huán)境危害及綜合防治技術》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國內外重金屬污染現(xiàn)狀
 1.1.1 重金屬及重金屬污染
 1.1.2 國外重金屬污染現(xiàn)狀
 1.1.3 國內重金屬污染現(xiàn)狀
 1.2 礦業(yè)廢渣重金屬污染途徑
 1.2.1 污染大氣
 1.2.2 污染土壤
 1.2.3 污染地表水
 1.2.4 污染地下水
 1.3 國內外重金屬污染防治技術現(xiàn)狀
 1.3.1 土壤中重金屬污染修復方法
 1.3.2 水體中重金屬污染修復方法
第2章 重金屬的環(huán)境毒性和危害
 2.1 汞(Hg)
 2.1.1 汞污染的來源
 2.1.2 汞的代謝
 2.1.3 汞的毒理作用
 2.1.4 汞的環(huán)境標準
 2.2 鉛(Pb)
 2.2.1 鉛污染的來源
 2.2.2 鉛的代謝
 2.2.3 鉛的毒性及毒性機理
 2.2.4 鉛的環(huán)境標準
 2.3 鎘(Cd)
 2.3.1 鎘污染的來源
 2.3.2 鎘的代謝
 2.3.3 鎘的毒性及毒性機理
 2.3.4 鎘的環(huán)境標準
 2.4 砷(As)
 2.4.1 砷污染的來源
 2.4.2 砷的代謝
 2.4.3 砷的毒性及毒性機理
 2.4.4 砷的環(huán)境標準
 2.5 鉻(Cr)
 2.5.1 鉻污染的來源
 2.5.2 鉻的代謝
 2.5.3 鉻的毒性及毒性機理
 2.5.4 鉻的環(huán)境標準
 2.6 銅(Cu)
 2.6.1 銅污染的來源
 2.6.2 銅的代謝
 2.6.3 銅的毒性及毒性機理
 2.6.4 銅的環(huán)境標準
 2.7 鋅(Zn)
 2.7.1 鋅污染的來源
 2.7.2 鋅的代謝
 2.7.3 鋅的毒性及毒性機理
 2.7.4 鋅的環(huán)境標準
第3章 重金屬污染土壤(渣場)環(huán)境危害研究
 3.1 重金屬污染土壤(渣場)基本概況
 3.2 研究區(qū)域現(xiàn)場調查情況
 3.2.1 現(xiàn)場調查情況
 3.2.2 水樣分析
 3.3 固體廢物及周邊土壤樣品的采集
 3.4 污染物種類的篩選
 3.5 樣品全量實驗分析
 3.5.1 全量分析試樣的制備
 3.5.2 全量分析方法和依據(jù)
 3.5.3 全量分析結果
 3.6 固體廢物腐蝕性實驗鑒別
 3.6.1 固體廢物腐蝕性鑒別依據(jù)和方法
 3.6.2 固體廢物腐蝕性鑒別測試結果
 3.7 固體廢物急性毒性實驗
 3.7.1 急性毒性初篩試樣制備
 3.7.2 急性毒性初篩方法
 3.7.3 急性毒性初篩結果
 3.7.4 急性毒性結果判別
 3.8 固體廢物的浸出液毒性分析
 3.8.1 浸出毒性試樣的制備
 3.8.2 浸出毒性分析的依據(jù)和方法
 3.8.3 浸出毒性分析結果
 3.8.4 浸出毒性結果判別
 3.9 毒性研究結論
 3.9.1 渣場固體廢物調查結論
 3.9.2 渣場實驗分析結論
 3.9.3 社會調查結論
 3.10 污染綜合防治研究
 3.10.1 “三化”處置原則
 3.10.2 處置重點
 3.10.3 廢渣的分選
 3.10.4 廢渣的資源化利用
 3.10.5 渣場防護系統(tǒng)
第4章 重金屬污染場址人群健康風險評估
 4.1 人群健康風險評估實施的必要性
 4.2 系統(tǒng)研究目標
 4.2.1 評估系統(tǒng)設計的總體目標
 4.2.2 具體目標
 4.3 健康風險評估簡介
 4.3.1 危害鑒定
 4.3.2 劑量反應評估
 4.3.3 評估
 4.3.4 風險特征描述
 4.4 層次性健康風險評估簡介
 4.5 本評析方法適用范圍
 4.6 人群健康風險評估系統(tǒng)的設計
 4.6.1 風險評估系統(tǒng)的評估層次
 4.6.2 風險評估系統(tǒng)的操作流程
 4.6.3 系統(tǒng)參數(shù)定義說明
 4.7 評估軟件開發(fā)
 4.7.1 軟件開發(fā)技術特點
 4.7.2 系統(tǒng)功能
 4.7.3 功能模塊設計
 4.8 數(shù)據(jù)庫表格設計
 4.9 代碼設計
 4.10 系統(tǒng)界面設計
 4.11 固體廢物及周邊土壤樣品的采集
 4.11.1 廢渣采樣
 4.11.2 山下農田土壤采樣
 4.12 樣品全量實驗分析
 4.12.1 全量分析試樣的制備
 4.12.2 全量分析方法和依據(jù)
 4.12.3 全量分析結果
 4.12.4 評估參數(shù)設置
 4.12.5 評估結果
 4.12.6 對比驗證
 4.13 效果與結論分析
第5章 含重金屬廢水污染防治技術研究
 5.1 重金屬廢水的來源及危害
 5.1.1 重金屬廢水的來源
 5.1.2 重金屬離子的危害
 5.1.3 重金屬的排放標準
 5.1.4 重金屬廢水的污染特性
 5.1.5 重金屬廢水處理原則
 5.2 處理重金屬廢水的技術現(xiàn)狀
 5.2.1 化學法
 5.2.2 物理化學法
 5.2.3 生物法-
 5.2.4 物理法
 5.3 “化學沉淀一鐵氧體法”實驗研究
 5.3.1 研究概況
 5.3.2 國內外現(xiàn)狀
 5.3.3 鐵氧體法處理重金屬廢水的機理
 5.3.4 廢水的基本性質
 5.3.5 實驗測試參數(shù)
 5.3.6 正交實驗設計
 5.4 實驗結果
 5.4.1 水質分析
 5.4.2 沉淀物分析
 5.5 現(xiàn)場實驗
 5.5.1 水質資料
 5.5.2 實驗儀器及設備
 5.5.3 實驗結果及分析
 5.6 結論與展望
 5.6.1 結論
 5.6.2 展望
第6章 含重金屬廢渣微生物原位修復及資源再利用
 6.1 微生物浸礦的研究現(xiàn)狀
 6.1.1 微生物浸礦機理
 6.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6.2 浸礦微生物的選擇與培養(yǎng)
 6.2.1 浸礦菌種選擇
 6.2.2 浸礦菌種的培養(yǎng)
 6.3 硫桿菌富集培養(yǎng)
 6.3.1 At.f菌的培養(yǎng)
 6.3.2 At.t菌的培養(yǎng)
 6.4 檸檬酸對黃銅尾礦的浸礦影響
 6.4.1 銅礦尾礦砂樣品
 6.4.2 浸礦菌的馴化培養(yǎng)
 6.4.3 浸礦作用后的SEM觀察
 6.4.4 Atf菌的浸礦實驗結果
 6.5 催化劑Ag+對浸礦的影響
 6.5.1 浸礦作用后的SEM觀察
 6.5.2 體系中亞鐵離子的氧化活性
 6.5.3 浸提過程中浸礦率的變化
 6.6 結論與展望
第7章 重金屬污染土壤的電動修復
 7.1 土壤電動修復的起源與發(fā)展
 7.2 土壤電動修復技術的原理
 7.2.1 土壤電動修復的特點
 7.2.2 土壤電動修復機理
 7.2.3 電動去除過程能量消耗與成本
 7.3 土壤電動修復的影響因素及改進措施
 7.3.1 pH聚焦效應
 7.3.2 土壤特性
 7.3.3 重金屬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態(tài)
 7.3.4 電極特性及分布
 7.3.5 其他影響因素
 7.3.6 電動修復的增強改進措施
 7.4 原位電動修復工藝
 7.4.1 LasagnaTM工藝
 7.4.2 Electro—KleanTM工藝
 7.5 電動修復技術其他研究應用實例
 7.5.1 實驗方案設計
 7.5.2 實驗結束后廢渣環(huán)境有效性分析
 7.5.3 實驗結束后廢渣浸出毒性分析
 7.5.4 去除效率分析
 7.5.5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