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許多方面,孩子比大人更加誠實,因為他們還不曾受到老師和同事的期望,以及廣闊世界的影響。所以他們說的話是不加任何掩飾的真心話,他們的視野也比我們看到的更加清晰和真實。
第1章 原諒一小點兒
公正只代表著一件事,那就是重新獲得我們失去的東西。它是一種對我們曾經擁有之物的深深渴望。
第2章 幸福的許可
幸福的含義就是和親愛的人在一起,仁慈地對待他人,并接受他人的好意。當然,每天還要笑上幾次。
第3章 我們全都在一起
有時候我們沒得選擇。熟悉的東西會自己離我們而去,就像親人的去世、夫妻的離異,或者像我這樣四肢癱瘓。
第4章 我很了不起
黛比對他說:“山姆,我真為你感到驕傲!”
他回答:“嗯,我也為自己感到驕傲?!?br />第5章 我不懂你的表情
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從人們臉上看到躲避和厭惡;心情好的時候,我看到了理解和接納。
第6章 為什么人們要光著身子
情感上的赤裸相對身體上的赤裸,要更加親密。我們只有完全信賴對方時,才會敢于暴露自己的秘密和缺陷。
第7章 節(jié)奏太快了,腦子跟不上
在現在的世界中,每個人都在不知不覺中督促著自己去尋找那神奇的“圣杯”——傳說得到它就能得到安全與寧靜,得到它我們就能找到幸福。
第8章 讓我變得更強
疼痛就是疼痛,沒有必要止痛。999%的疼痛都會自行消失,而且通常情況下,越是想要止痛,往往痛得更加厲害。
第9章 屬于我的地方
我們皈依一種宗教或信仰,然后便會對那些具有同等說服力的理念深信不疑。所有這些其實都只是一個過程的一部分,這個過程叫做“尋找自我”。
第10章 別再煩我了
憤怒能將無助和脆弱的感覺掩蓋起來,對我們是一種保護。
第11章 媽媽,您的背今天好些了嗎?
為什么我們要互相幫助呢?因為這是我們與他人、并最終實現與自己建立聯系的方式。因為這是心靈的渴望和進化的需要。
第12章 世界只有黑白兩種顏色嗎?
多數人在向孩子講述自己的生活往事時,并不會和盤托出。我們往往會進行一番過濾后,才決定哪些事可以告訴孩子,哪些事不必要告訴孩子。我們口中描繪的自己是我們希望被后代銘記的樣子。
第13章 噩夢去的地方
噩夢、恐懼或疾病,如果我們能把它們當作生活的一部分,什么都不需要做,它們存在的感覺自然就會弱化。
第14章 偉大的理想
世界應該是什么樣子的?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番設想,而且我們又很容易對這種設想產生或多或少的依賴。
第15章 外公的巴士
我們每日的活動,其實都在有意無意地規(guī)避著可能產生的恐懼。我們還知道,恐懼總會不期而至,而且大多數情況下都會令我們猝不及防。
第16章 我有一副好心腸
擁有一個善良、感性的孩子要覺得慶幸和感激,不要試圖勸說孩子背離他們的情感……這些純真的孩子只是需要找到一個疏導他們內心憂慮的出口。
第17章 我的死亡
我看到我的生命之光在閃爍,所有的顏色看起來都更加鮮艷了,我的人際關系比任何時候都更加和諧,我比任何時候都有一顆感恩的心,我的心比任何時候都豁達開朗。
結語 關愛包裹
每個人都需要一位像你這樣的老師來提醒我們什么是好,什么是純,什么是真。你喚醒了我們體內一直沉睡的智慧。
致謝
關于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