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敦煌本大乘百法明門論注疏…
02中國禪學(第8\9卷合輯 共…
03朱封鰲天臺集(共4冊 精)…
04成語禪解 余惕君
05佛學大辭典(上中下 精)…
06元代北京漢藏佛教研究
07六世班禪進京史實研究
08薩迦派三律儀論集釋(全十…
09禪的形成及其在世界的展開…
10小藏經(jīng)研修:印祖文鈔易讀…
圣業(yè)法師
《明末佛教研究》所收四篇稿件,是對明末的居士佛教、禪、凈、唯識,作了全面…
可購
吳光正
暫缺簡介...
季羨林 著
“野孤談禪”與其讓別人在自己腦袋上跑馬,不如自己來跑上一趟。從來沒有信過…
湛如 著
本書是研究印度早期佛教律制與信仰的學術(shù)專著。作者依據(jù)翔實的文獻資料和碑銘…
圣嚴法師 著
《大乘止觀法門》為慧思禪師晩平集其畢生思想大成之作。(上-日)在籍由教義…
任曉紅,喻天舒 著
禪塑造了中國文化的許多方面。園林作為極為生動的文化信息載體??尚小⒖赏?、…
《華嚴經(jīng)》在大乘佛教發(fā)展上,有著重要的地位,書中所提出的“十方成佛”及“…
黃河濤 編著
禪,非天邊云霞,禪是生活,是智慧,是身心修養(yǎng)的藝術(shù)。禪,不燒香拜佛,不念…
呂澄,虞愚 著
因明是古印度的邏輯學說,“因”是指推理的根據(jù)、理由,“明”是知識、智慧、…
黃河濤 著
中國藝術(shù)精神建構(gòu)的文化心理基礎(chǔ),是儒、道、釋三種思想的不斷組合和融匯。正…
王鐵鈞 著
史載張騫遠使,聞浮屠于西域;漢明帝金人入夢,致是白馬馱經(jīng),佛法東傳。自攝…
李哲良
觀古今風云人物,解天下禪機真諦。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就看你能否找到…
郭紹林
這本《唐代士大夫與佛教》,是迄今為止海內(nèi)外研究該課題的惟一專著。本書從政…
可讀可購
哈磊
作為釋迦牟尼親口所傳的禪法,四念處以佛教特有的智慧觀照身、受、心、法,使…
國風 著
宗教是不以人的好惡而隱現(xiàn)的一種客觀存在,也是人類文明的組成部分。在構(gòu)建社…
禾三千
本書參照了各種經(jīng)論和眾多佛學典籍,采取圖文結(jié)合的形式,逐一介紹了佛、菩薩…
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從老子創(chuàng)立道家學派開始,到數(shù)百年之后張道陵正式創(chuàng)立道…
妙靈 著
佛法三藏十二部,卷帙浩大,廣博繁雜,其中之精奧,實乃窮劫難盡。而且,佛法…
兩千年來漢傳佛教的智能寶庫,若以教觀義理的深入影響而言,天臺學可說是獨一…
邱東聯(lián)
“一部佛國史,百座藝術(shù)宮”。博大精深,光華耀世的佛教藝術(shù),在藝術(shù)史上占有…
(美)任博克 著,吳忠偉 譯
佛教源于印度,而發(fā)揚光大卻在中土。自東漢時輸入,經(jīng)諸多朝代之努力,將原為…
徐小躍
在新千年開始之際,宗教越來越表現(xiàn)出對人類生活和社會文化的重大影響。隨著不…
劉麗朵 著
禪是什么?是一種心靈的狀態(tài)?佛教的宗派名稱?一種語言的藝術(shù)?一種靈魂出竅…
俞學明 著
本書研究的中心人物湛然,是天臺宗里具有重要地位的人物,但是有關(guān)這方面的研…
為了全面展現(xiàn)釋迦牟尼“超前的思想,非凡的人生”和歷代著名禪師“高深的意境…
局·迷旁 著
11289637_jd_1.jpg
方立天,學愚 主編
佛教傳統(tǒng)如何與當代文化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共同建設和諧社會與幸福人生已經(jīng)成為…
覺醒 著
2006年9月28日早上9點整,第五屆覺群文化周在上海玉佛寺隆重開幕。方立天教授…
尕藏加 著
本書對藏傳佛教及其密教的歷史淵源、各派代表人物、著作、教義和修持儀軌等進…
釋惟圣 主編
熱愛禪宗的佛門弟子與廣大學者,或以自己身體力行的經(jīng)驗,或以多年深入經(jīng)藏思…
證嚴法師 著
證嚴法師是臺灣著名僧人和社會慈善家,他于1966年創(chuàng)辦了佛教慈濟慈善事業(yè)基金…
劉立千
大圓滿的法語是一個獨立系統(tǒng),法語中要始終貫穿大圓滿的思想,故過去新派編撰…
才讓 著
2004年夏季,甘肅人民出版社找到我們,他們說準備要出一套有關(guān)西藏歷史、宗教…
蔡踐
本書集有許多著名出家僧人之傳說,講述了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佛門傳奇故事。如禪…
鄭旺盛
釋延佛乃一代奇人奇僧。他的人生經(jīng)歷曲折跌宕,鬼泣神驚;他的無量功德,彪炳…
“凈化人心”是證嚴法師一生的宏愿,其思想與著作,對世人有著深刻的影響,法…
朱秀清 編著
禪是什么? 自從印度佛教傳入中國,中國的佛教徒就一直在與禪打交道。作為一…
董秀菊
聆聽圣哲教誨,汲取人文給養(yǎng),感受生命關(guān)懷,接受智慧啟迪。智慧者,則是度老…
孫曉崗
文殊菩薩為佛陀釋迦牟尼的左脅侍。和佛陀、普賢菩薩合稱“華嚴三圣 ”,在我…
李國超
聆聽圣哲教誨,汲取人文給養(yǎng),感受生命關(guān)懷,接受智慧啟迪。在禪的淡泊和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