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形態(tài)學方法
第一章 形態(tài)學電鏡技術
第一節(jié) 透射電鏡技術
一、基本原理
二、超薄切片技術
三、觀察及記錄
第二節(jié) 掃描電鏡技術
一、概況
二、掃描電鏡的生物樣品制備
三、鑄型掃描技術
第三節(jié) 冷凍制樣和冷凍蝕刻電鏡技術
一、物理固定(冷凍固定)
二、快速冷凍方法
三、冷凍蝕刻樣品制備
四、冷凍蝕刻圖像的解釋
五、冷凍置換法
六、冷凍超薄切片技術
第四節(jié) 免疫電鏡技術
一、概述
二、鐵蛋白免疫電鏡技術
三、酶免疫電鏡技術
四、膠體金免疫電鏡技術
五、其他免疫電鏡技術
第五節(jié) 電鏡原位雜交技術
一、概述
二、幾種電鏡原位雜交技術操作程序
三、電鏡原位雜交的注意事項
第六節(jié) 電鏡酶細胞化學技術
一、基本原理
二、樣品制備基本流程
三、常用的電鏡酶細胞化學方法
四、電鏡酶細胞化學的注意事項
第七節(jié) 電鏡x射線顯微分析技術
一、基本原理和檢查方法
二、生物樣品制備方法
三、電鏡x射線顯微分析技術在生物醫(yī)學領域中的應用一
第八節(jié) 電鏡放射自顯影技術
……
第二章 逆行追蹤及免疫細胞化學方法
第三章 掃描共聚焦顯微鏡技術
第四章 形態(tài)測量學方法
第五章 常規(guī)組織形態(tài)學研究方法
第六章 原位分子雜交及應用
第二篇 細胞功能檢測方法
第七章 普通細胞培養(yǎng)方法
第八章 特殊細胞培養(yǎng)方法及細胞培養(yǎng)方法的應用
第九章 信號傳遞與細胞通訊
第十章 電生理學方法在細胞通訊研究中的應用
第三篇 亞細胞結構及功能檢測方法
第十一章 線粒體的制備和應用
第十二章 微粒體的制備及微粒體酶系的測定
第十三章 腎臟與小腸細胞膜的制備及應用
第十四章 細胞操作的檢測
第四篇 蛋白質與細胞因子的功能檢測
第十五章 蛋白質的分離與純化
第十六章 蛋白質的檢測
第十七章 蛋白質間的相互作用
第十八章 細胞因子的檢測
第五篇 分子生物學方法
第十九章 核酸的提取
第二十章 核酸的電泳與純化
第二十一章 RNA干擾技術在醫(yī)學科學研究中的應用
第二十二章 載體和目的基因的連接與cDNA文庫的構建
第二十三章 基因的克隆與表達
第二十四章 常規(guī)PCR中的特殊步驟及定量PCR
第二十五章 核酸分子雜交
第二十六章 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與代謝組學
第二十七章 生物信息學在醫(yī)學科研中的應用
第六篇 免疫學方法
第二十八章 T細胞分離及其功能檢測
第二十九章 抗體的制備和檢測
第三十章 被體檢測技術
第三十一章 單核吞噬細胞的功能檢測
第三十二章 免疫標記檢測技術
第七篇 醫(yī)學化學分析方法
第三十三章 流式細胞式
第三十四章 脂質和生物膜中脂質過氧化反應產物的檢測
第三十五章 大型分析儀器在醫(yī)學研究中的應用
第八章 整體功能與器官功能檢測方法
第三十六章 動物模型的建立與功能檢測方法
第三十七章 器官模型的建立和功能檢測方法
第三十八章 微循環(huán)實驗方法
第三十九章 血液流變學與血流動力學研究方法
第九篇 實驗動物、動物手術和動物模型
第四十章 動物實驗的基本操作方法
第四十一章 動物實驗中常用指標的檢查和測量方法
第四十二章 生物醫(yī)學研究中的人類疾病動物模型
第四十三章 生物醫(yī)學重點研究課題中實驗動物的選擇與應用
第四十四章 常用實驗動物
第十篇 醫(yī)學科研設計、統(tǒng)計學分析、醫(yī)學科研結果的計算機處理
第四十五章 醫(yī)學科研設計
第四十六章 醫(yī)學統(tǒng)計方法
第四十七章 醫(yī)學科研結果的計算機處理
第四十八章 醫(yī)用攝影及多媒體
第四十九章 醫(yī)學科研論文的寫作與發(f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