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生活時尚旅游旅游隨筆內地旅行者眼中的拉卜楞

內地旅行者眼中的拉卜楞

內地旅行者眼中的拉卜楞

定 價:¥58.00

作 者: 宗喀·漾正岡布 等著
出版社: 甘肅民族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旅游隨筆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42116642 出版時間: 2010-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214 字數:  

內容簡介

  300年前,藏歷第12個饒迥土牛年,即公元1709年,在宗喀巴大師創(chuàng)建噶丹寺300周年之際,一世嘉木樣協(xié)巴在桑曲(bSangChu,即大夏河)河畔選定了建拉卜楞寺的吉日,是為創(chuàng)建拉卜楞寺的標志性年代。300年來,特別是自公元18世紀中后葉以后,拉卜楞寺逐漸發(fā)展成為安多地區(qū)一重要的藏文化中心。在漢藏文化交流方面,這里完成了藏歷對內地歷法的吸收,培養(yǎng)了像格西喜饒嘉措這樣的大學者,亦接納了像李安宅、黃明信這樣來大寺學習的漢地知識分子。本書所關注的是近代以來去往拉卜楞大寺的內地旅行者。可以說,他們對藏族聚居區(qū)的認識,構成了內地對安多地區(qū)和拉卜楞大寺的幾乎全部的知識,至今甚至還影響左右著許多人的藏傳佛教觀和對藏民族及藏文化的看法。本書以內地旅行者眼中的拉卜楞為書寫視角,以內地旅行者所著的地方志、考察游記、調查報告、攝影藝術作品等為文獻分析材料,將文獻研究、口頭傳說和田野調查相結合,較全面展示了內地旅行者眼中的各個歷史時期拉卜楞地區(qū)方方面面的社會生活。全書以1931年前、1931—1937年、1937—1949年、1949年四大時間段為經,以這四時期內進入拉卜楞考察的內地各類旅行者為緯,分類概述他們來拉卜楞的歷史背景、身份、目的,幫助讀者解讀這些旅行者當時所作記錄的歷史與現實內涵。

作者簡介

  宗喀?漾正岡布(Yondrol K. Tsongkha)現任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暨西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2004.8-),蘭州大學藏緬—阿爾泰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所所長(2005.10-),美國印第安納大學人類學系研究員(ResearchAssociate 2003.3-)等。曾任美國加州州立漢伯大學(Humboldt StateUniversity)地理學系與宗教研究系2004-2005年聯合西藏研究項目特聘專家(“Resident TibetanExpert”),美國政府合同公司McNEIL Technologies, Inc語言研究中心語言學顧問(LinguisticConsultant 2001-2003), 印第安納大學人類學系客座教授 (Visiting Professor,2001,8-2003.3),印第安納大學歐亞腹地研究系訪問助(副)教授(Visiting Assistant Professor1999.8-2002.8),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95-1999)等。教育背景方面曾獲文學學士(1985)歷史學碩士(1988)醫(yī)學博士(1995),在印第安納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歐亞腹地的民族與文明及比較歷史語言學,1999-2003)。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啟幕(1912-1930)
第一節(jié) 中華民國、軍閥與拉卜楞劃界:內地旅行者入拉卜楞考察的背景
第二節(jié) 紅色革命家宣俠父
第三節(jié) 張丁陽與拉卜楞設置局
第四節(jié) 丁明德與拉卜楞的現代初等教育
第五節(jié) 馬鶴天眼中的“甘邊拉卜楞”
第二章 中幕(1931-1937)
第一節(jié) “開發(fā)西北”:聚焦拉卜楞
第二節(jié) 錦繡河山:張文郁的“視察記”
第三節(jié) 厘清古史 研修藏文:學者鄧隆
第四節(jié) 為夏河修志:人文地理學者張其昀
第五節(jié) 范長江“中國的西北角”視野下的拉卜楞
第六節(jié) 大學府:莊學本的拉卜楞影像志
第七節(jié) 明駝:巡禮拉卜楞
第八節(jié) 來自內地的其他考察家與旅行者
第三章 熱潮(1937-1945)
第一節(jié) 抗日戰(zhàn)爭、“輸財衛(wèi)國”:拉卜楞與“開發(fā)西北”的熱潮
第二節(jié) 璀璨途于皇宮:顧頡剛教授的拉卜楞印象記(1938)
第三節(jié) 李安宅教授在拉卜楞的三年研修生涯(1938-1941)
第四節(jié) 拉卜楞的央金拉姆:于式玉教授(1937-1942)
第五節(jié) 李式金的人文與自然地理考察(1938-1944)
第六節(jié) 梅貽寶在大學城(college town)——拉卜楞之旅(1939)
第七節(jié) 唐瑩女士1939年在拉卜楞遇到的“奇怪的事”
第八節(jié) 李孤帆筆下的拉卜楞(1939)
第九節(jié) 從清華的高才生到拉卜楞寺的學子——索南嘉措:藏學家黃明信的故事(1941——1948)
第十節(jié) 行走在拉卜楞:大家閨秀俞湘文的拉卜楞藏族聚居區(qū)調查記
第十一節(jié) 王志文的“拉卜楞邊區(qū)經濟考察”(1941)
第十二節(jié) 寫生拉卜楞:王子云教授(1942)
第十三節(jié) 馬無忌的拉卜楞藏民調查(1941)
第十四節(jié) 上海人在拉卜楞:經濟學家的徐旭在拉卜楞(1943)
第十五節(jié) 其他旅行者(1937—1945)
第四章 謝幕(1945-1949)
第一節(jié) 國共內戰(zhàn)時期的拉卜楞
第二節(jié) 民族學學者谷苞與拉卜楞(1946)
第三節(jié) 牙含章:從拉卜楞的學生娃成長為中國紅色藏學家(1928-1948)
第四節(jié) 東方梵蒂岡:何正璜女士的拉卜楞印象(1947)
第五節(jié) 明景元筆下的拉卜楞(1947)
第六節(jié) 與五世嘉木樣“相片有年”的王敬眼中的拉卜楞
第七節(jié) 蔣介石與國民黨高將領與官員等與五世嘉木樣(1947-1948)
第八節(jié) 吳爐表等考察者(1945—1949)
后記(一)
后記(二)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