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萊迪(AshrafLaidi)在《經典投資譯叢·智取匯市:跨市分析獲利王道》里面把外匯比做減震器,在經濟出現嚴重不平衡、金融體系出現巨大壓力的時候,外匯首當其沖,承受這種壓力,像高壓鍋上的壓力閥。這種說法著重于統(tǒng)計學里常常提起的“尾部事件”(tailevents),“肥尾”、“黑天鵝”都是最近幾年中業(yè)界關心比較多的話題,在剛剛經歷了20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一場經濟危機之后,從“尾部事件”著眼、從較長的歷史階段著眼來看外匯預測應該是一個非常有益的嘗試。例如,他在分析評述黃金與匯率的關系(第一章)、石油與匯率的關系(第二章)的時候都至少回顧了將近四十年的歷史,關于黃金歷史的部分更是回溯四百年。除了編年體結構的第三、四兩章之外,《經典投資譯叢·智取匯市:跨市分析獲利王道》分析的都是大的趨勢、大的變動和大的周期背后的原因。所以,在林林總總的有關外匯分析、預測和交易的書籍里面,新增加的這一本《智取匯市:跨市分析獲利王道》將會憑借它獨特的視野而占據一席之地。很多外匯投資者的投資視野都以天甚至小時來計算,不少新的投資者除了最近的金融海嘯之外可能還沒有經歷過一個完整的周期,這本書的眼光應該是足夠長的。作者萊迪在書中提到,很多關于外匯的書籍都立足于國際經濟和國際金融理論,試圖通過理論來解釋推動匯率變化的種種力量。可惜這類從理論出發(fā)的書籍對交易人員和投資者來說用處甚小,因為外匯市場按照交易量來說是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場,參與外匯交易的機構和個人數量龐大,交易目的各異。如果說外匯走勢背后有無形的手在推動的話,那么這些手實在太多,很難滿足建立理論所需要的、相對比較簡單的假設,也很難歸結到理論所做出的、相對比較簡單的結論中去。所以,作者在本書中著重考慮在不同時期、不同市場狀況下對外匯大的走勢產生影響的事件、政策、交易熱點、資產類別、資本流向、投資者心理等等,分析這些因素如何在特定的歷史環(huán)境中相互作用、推波助瀾,成為當時匯率變化身后最重要的幾只手。這類分析全球各種金融機構每天都生產制造千萬篇,大部分都是過去金融事件和價格變動的流水賬,對投資者分析判斷將來匯率走勢的幫助極其有限。萊迪沒有挑選這條便捷的路,他憑借自己的經驗,從過去歷史事件龐大蕪雜的數據庫中篩選出了為數不多的幾只最重要的“手”,用這幾只手的歷史變化來融通過去四十年匯率的走勢,將這本書寫成匯預測的《資治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