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巨匠魯迅先生說:“中國的根柢全在道教”然而,道教的基本經典是老子的《道德經》,道教的最高信仰是老子的“道”。這說明,道教的根柢是闡道論德的《道德經》。以“黃老之學”而言,老子與黃帝齊名,黃帝為政治代表,老子則為學術代表。以儒道兩家而論,孔子問禮、訪道于老子,喻老子為“猶龍”,發(fā)出了“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感嘆。在國外,老子與耶穌齊名。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西方發(fā)達國家,對老子思想推崇備至,廣泛應用,崇拜得五體投地。在美國,連幼兒園的孩子都在學道。據史書記載,《道德經》一書為老子在陜西周至樓觀臺所著。秦始皇因篤信老子養(yǎng)生之道,在樓觀建老子祠,供奉老子像。樓觀遂被道教尊奉為祖庭。秦漢以降,不少道家隱士在此修煉學道,代不乏人。長期蜇居樓觀叢林修煉研道的任法融道長,歷經數(shù)十載,研習《道德經》,探其玄理,悟其奧義,終于一九八八年著成《道德經釋義》一書,對《道德經》的宏奧哲理、高超智慧和博大精深的思想作了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的闡釋。本書是修訂版,增補了許多內容,修正了原書中的疏漏。使該書更具權威性和可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