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建筑科學建筑史20世紀世界建筑史(第3版)

20世紀世界建筑史(第3版)

20世紀世界建筑史(第3版)

定 價:¥180.00

作 者: (英)威廉J·R·柯蒂斯 著,本書翻譯委員會 譯
出版社: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建筑史與建筑保護

ISBN: 9787112137879 出版時間: 2011-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734 字數:  

內容簡介

  《20世紀世界建筑史(高校建筑學專業(yè)指導委員會規(guī)劃推薦教材)》(作者威廉J·R·柯蒂斯)現在已經成為關于20世紀建筑的標桿性著作。它在視野上具有真正的全球性,并把現代建筑傳統(tǒng)的總體發(fā)展歷程和對建筑個案的精湛分析與解讀,在論述中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作者采用一種整體的方式,融合了實踐、美學和社會等多個維度——但是其重點仍然是在藝術的形式與象征層面。這本《20世紀世界建筑史(高校建筑學專業(yè)指導委員會規(guī)劃推薦教材)》處理的是如何以建筑學的方式來對理念進行表達。在這一新版本中(本書1982年第1版,本版為第3版,1996),作者對文字做了大幅的修訂和擴展,納入了許多關于現代建筑的范圍與復雜性的新知識與新評斷。本版共增加了7章,其中第4篇的3章論述了近幾十年來世界范圍內的最新發(fā)展。這就避免了那種時髦的修辭學論述方式,而是將當代建筑置入更為廣袤的歷史和文化視野中。本版還新增了許多彩色和黑白的插圖、大量的平面以及其他圖紙。參考文獻和注釋也進行了擴展與更新。正如哈佛大學的詹姆斯·阿克曼教授所言,作為“目前研究這一領域的最佳著作”,這本書具有長遠的歷史眼光,將現代建筑與各種更早的傳統(tǒng)相聯(lián)系起來,展示了那些不朽的原則如何被持續(xù)演繹。它已經當之無愧地被稱為一部“經典”著作。

作者簡介

  威廉J·R·柯蒂斯(生于1948年)是一位歷史學家、批評家和作家,曾在倫敦的考陶爾德藝術學院、哈佛大學學習,并在歐洲、美國、亞洲、澳大利亞和墨西哥的大學教授建筑歷史和設計理論。他的著作包括《勒·柯布西耶:理念與形式》(費頓出版,1986),《工作中的勒·柯布西耶》(1978)、數個專題與展覽目錄。他最暢銷的《20世紀世界建筑史》一書1982年第1版由費頓出版,1 984年獲得了英國建筑史學家協(xié)會頒發(fā)的艾里斯·戴維斯·希區(qū)柯克獎章,1997年該書第3版獲得美國建筑師協(xié)會的建筑圖書獎?!?0世紀世界建筑史》已經成為一本經典的建筑歷史著作,得到定期的修訂、更新和擴充??碌偎惯€于1 982年獲頒美國建筑史學家協(xié)會的創(chuàng)始人獎( Founder's Award),1985年獲國際建筑評論協(xié)會評論獎,1999年獲美國國家榮譽協(xié)會建筑與聯(lián)合藝術金獎。他的專題文章《巴爾克里什那·多西:一種為了印度的建筑》在1 989年的國際建筑雙年展上獲得銀獎。同時他還是《丹尼斯·拉斯敦:建筑,城市,景觀》(費頓出版,1994)的作者??碌偎够钴S于包括“第三世界”在內的諸多國家的批判性討論,他的著作被翻譯成多種語言。1987年.《芝加哥論壇報》(Cbicago Trrbune)的保羅·蓋普( Paul Gapp)形容柯蒂斯為“英文作者中最好的建筑歷史學家”。他在2003-2004年期間擔任劍橋大學的斯萊德教授。

圖書目錄

第1篇  現代建筑形成的諸多線索
 第1版序
 第3版序
 前言
 1  19世紀的現代建筑思想
 2  工業(yè)化與城市:摩天樓作為類型和象征
 3  新形式的探索與裝飾的問題
 4  理性主義,工程傳統(tǒng)和鋼筋混凝土
 5  英美的工藝美術理想
 6  對機械化的回應:德意志制造聯(lián)盟和未來派
 7  弗蘭克?勞埃德?賴特的建筑體系
 8  民族神話與古典變革
 9  立體主義、風格派以及空間的新概念
第2篇  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的現代建筑成果
 10  勒?柯布西耶對理想形式的探索
 11  沃爾特?格羅皮烏斯,德國表現主義和包豪斯
 12  建筑與俄國革命
 13  摩天樓與郊區(qū):兩次大戰(zhàn)之間的美國
 14  理想社區(qū):工業(yè)城市的另類選擇
 15  國際式、個人天才與功能主義神話
 16  勒?柯布西耶在普瓦西的薩伏伊別墅的場景和理念
 17  早先傳統(tǒng)的延續(xù)
 18  自然和機器:20世紀30年代的密斯?凡?德?羅,賴特和勒?柯布西耶
 19  現代建筑在英國和斯堪的納維亞的傳播
 20  現代建筑運動的極權主義批判
 21  國際的、民族的、地域的:新傳統(tǒng)的多樣化
第3篇  1940年之后的轉變與傳播
 22  美國的現代建筑:移植與鞏固
 23  勒?柯布西耶晚期作品中的形式與意義
 24  馬賽公寓——集合住宅的原型
 25  阿爾瓦?阿爾托與北歐建筑的發(fā)展
 26  20世紀50年代歐洲建筑的間斷與連續(xù)
 27  兼收并蓄:拉丁美洲、澳大利亞以及日本
 28  紀念物與紀念性:路易?I.康
 29  英國的建筑與反建筑
 30  20世紀60年代的擴展與批評
 31  發(fā)展中國家中的現代性、傳統(tǒng)和可識別性
 32  多元化的20世紀70年代
第4篇  20世紀晚期的延續(xù)與變化
 33  現代建筑和記憶:對于過去的新認識
 34  全球性與地域性:景觀,氣候和文化
 35  技術、抽象與自然的概念
 結論:現代性,傳統(tǒng),真實性
 參考文獻注釋
 索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