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學前兒童行為觀察與指導
——幼兒教師的專業(yè)技能
第一章 觀察的原因和準備
第一節(jié) 為什么要觀察
第二節(jié) 為觀察做準備
第二章 觀察方法的介紹
第一節(jié) 如何呈現觀察記錄
——以單個幼兒行為的敘事風格記錄為例
第二節(jié) 正式的觀察方法
第三節(jié) 非正式的觀察方法
第三章 觀察方法的應用范例
第一節(jié) 觀察互動小團體
第二節(jié) 觀察游戲活動
第三節(jié) 運用觀察法評價學前兒童數學能力
第四章 學前兒童行為分析的整體觀
第一節(jié) 兒童的行為是一個整體
第二節(jié) 如何使用理論
第五章 學前兒童認知行為的觀察和分析
第一節(jié) 應用理論解讀兒童認知
第二節(jié) 培養(yǎng)兒童興趣
第三節(jié) 鼓勵兒童表達
第四節(jié) 游戲中的性別認知
第六章 學前兒童情緒表現的觀察和分析
第一節(jié) 應用理論解讀兒童情緒
第二節(jié) 依照年齡特點解讀行為
第三節(jié) 做情緒的主人
第四節(jié) 關注兒童的負面情緒
—一入園焦慮
第五節(jié) 允許兒童表達情緒
第六節(jié) 別給兒童貼標簽
——9個月的妮妮的哭鬧
第七章 學前兒童社會交往和語言行為的觀察和分析
第八章 學前兒童游戲行為的觀察和分析
附錄一 《上海市學前教育課程指南》(試行稿)中2—6歲兒童的年齡特點
附錄二 浙江省《教育活動設計》中3-6歲兒童的年齡特點
附錄三 兒童發(fā)展常模列表
附錄四 幼兒攻擊性行為的形成與解決
——個案分析
附錄五 幼兒攻擊性行為的成因及矯正
——個案的分析與指導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