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首無主題的樂章
童年的村野散發(fā)著泥土的芳香,我對四李的記憶留在童年:春天在老屋天井的小雨中嬉戲,夏天在閩江里暢游,秋天去后山的果樹上偷摘水果,冬天光昔腳丫踩在泥濘的小路上。童年是生命花園里最初、最美麗的花兒,永難忘卻。
夏是那一段段精致的華彩
暑假是孩童時候最開·心的日子,后山的水果誘惑著我們的眼睛,池塘的魚蝦勾動著我們的口水。呵呵,那片碧綠的池塘,是我們的王國,是快樂源泉暑假的日子過得舒服而愜意,每一天都充滿了樂趣。
夏之魚
外婆家附近有兩口池塘,靠山的那口有100多畝,小的一口與外婆家后門僅隔20米左右,約有30畝,兩口池塘都是匯妙峰山、蓖梳山的水而成,妙峰山高約300米,山上古木蒼郁,深谷流澗,朝則云霧繚繞,晚則松濤聲聲。
夏之果
建新素有水果魚米之鄉(xiāng)的關譽每年初夏,即開始采摘水果。我們大飽口福的時候便也來了,黃皮果、桃子、楊梅、荔枝、龍眼、香蕉、李子、柚子、橄欖、甘蔗、橘子等,最有意思的是摘水果的經歷。
夏之泳
沙灘是孩子們玩耍的天堂。、沙灘近水的部分,由于水的滲透變得非常密實,我們兩兩相對四向挖地洞,引水入洞沙灘又是放風箏的絕佳處旁邊的蘆葦叢則成為我們捉迷藏的地方。
夏之夜
故鄉(xiāng)的夏夜,是一幅幅生動的立體畫,自然而多彩,靜謐而喧囂,凝固而流動。夜幕降臨,微風也一改午時的燠熱,露出了柔情,帶著絲絲涼意,撫摸著從閩江游泳回來的孩子身上的水珠、
春之聲
春天的聲音,是生命的聲音,蜻蜓立在枝頭,遠處的圍堤上一排排龍眼樹一動不動地站在那,樹上知了聲聲……一年四季,我光腳走在池塘邊的小路上,感受著大自然帶來的快樂,以及小小的苦澀。
秋之章
對鄉(xiāng)野的孩子來說,捅馬蜂窩大多會引火燒身,雖然精彩乃至驚險,但結果往往是落荒而逃,很狼狽、所以看到一些文章寫童年時與馬蜂“較勁”的過程,也往往如出一轍。
春之芽
——春天的“種”“養(yǎng)”
一切生命對春天的感知都異常敏銳。民諺有“二月二龍?zhí)ь^”,意指大地蘇醒,萬物萌動,喧鬧的春天就此開始,“二月二,種子都下地”,生命就此萌動、勃發(fā),毛茸茸的葉芽破土而出,鷦鷯在枝頭肆無忌憚地歌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