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家(2009年08月· 總第4輯)》上,孫振華的論文《面對災難的視覺圖像——汶川地震攝像圖片與美術作品的比較》,則涉及了三方面的關系,即攝像、美術作品與書寫之間的關系,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孫振華并不是抽象地討論三者之間的關系,而是把它放在2008年發(fā)生的汶川地震這一重大事件的背景下,考察三者在對這一事件反映上的不同特征,不同力度和不同的意義。正如我在本輯發(fā)表的《視覺圖像與書寫語言之間的權力史》一文中所說的那樣,自人類進入書寫時代以來,對圖像的崇拜和恐懼的矛盾態(tài)度就一直延續(xù)至今。這一現象在進入復制技術的20世紀之后變得尤為突出。周彥的論文《重建文字的地位:談文字和圖像的關系》,從一個角度表達了他對當今圖像時代的圖像崇拜的憂慮。然而周彥的觀點和立場正是我所研究的對象,在我看來,正是視覺圖像與書寫語言之間的權力關系,特別是視覺圖像對書寫語言的崇拜和挑戰(zhàn),成就了人類視覺藝術變化和發(fā)展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