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濟管理經濟世界經濟明清實學經濟倫理思想研究

明清實學經濟倫理思想研究

明清實學經濟倫理思想研究

定 價:¥28.00

作 者: 黃海濤 著
出版社: 云南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中國經濟思想史 經濟思想史 經濟學理論與讀物 經濟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811124132 出版時間: 2007-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 353 字數:  

內容簡介

  《明清實學經濟倫理思想研究》是關于研究“明清實學經濟倫理思想”的專著,是在作者博士論文的基礎上改編而成的,書中具體包括了:中國傳統經濟倫理的主流與中國古代社會、明清實學思潮的理論創(chuàng)新及其價值轉向、明清實學經濟倫理的現代價值等內容。

作者簡介

  黃海濤(1970—)男,云南大理人,漢族。云南師范大學組織部副部長兼黨校副校長,士,教授、碩士生導師,西南聯大研究會副秘書長,主要研究方向為明清史和教育文化學。1994年獲學士學位,2002年獲碩士學位,并于該年被云南省高評委破格評為副教授。至今在全國人文和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國家級出版社和省級刊物上公開發(fā)表論文三十余篇,有的文章被《新華文摘》、《中國史研究動態(tài)》摘要介紹和《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主持、參與國家級、省級、地廳級課題研究多項。出版學術專著《明清實學經濟倫理研究》。參與編著《21世紀中國高校發(fā)展戰(zhàn)略》、《云南愛國風云錄》、《云南與東南亞教育比較研究》等名部學術專著。

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章 中國傳統經濟倫理及其歷史演變
第一節(jié) 社會經濟形態(tài)與經濟倫理
一、社會經濟生活中的經濟倫理
二、經濟習俗與經濟倫理
第二節(jié) 中國傳統經濟倫理的主流與中國古代社會
一、儒家經濟倫理與中國古代文明
二、德政主義經濟倫理與封建社會的衰落
第三節(jié) 中國傳統經濟倫理思想的歷史演變
一、先秦:中國傳統經濟倫理思想的起源
二、秦漢:中國傳統經濟倫理思想的形成
三、唐宋:中國傳統經濟倫理思想的發(fā)展
四、明清:中國傳統經濟倫理思想的嬗變
第二章 明清實學思潮的理論創(chuàng)新及其價值轉向
第一節(jié) 中國前近代社會變遷
一、明清實學思潮誕生的歷史條件
二、明清時期的社會變遷
三、商品經濟和自然經濟的交互作用
第二節(jié) 明清實學思潮的文化批判及其超越
一、清議之風和空疏之弊
二、“崇實黜虛”與“經世致用”
三、多元轉向與近代啟蒙
第三節(jié) 明清實學思潮的學術要旨及其轉向
一、國內明清實學研究的主要論點
二、實學及明清實學的特征分析
三、明清實學思潮的學術轉向
第四節(jié) 明清實學思潮的“經濟指向”
一、從“學以致用”到“明道救世”
二、從“經世濟民”到“富民強國”
第三章 明清實學經濟倫理的流派及其精神實質
第一節(jié) 姚江學派、嶺南學派、江陵學派的改良、改革經濟倫理
一、姚江學派——王陽明經濟倫理的兩重性
二、嶺南學派——丘浚經濟倫理的自由主義特色
三、江陵學派——以張居正為代表的制度經濟倫理變革
第二節(jié) 泰州學派的批判現實主義經濟倫理
一、以泰州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王艮為代表的平民經濟倫理
二、泰州后學對平民社會的構建
三、以李贄為代表的批判現實主義經濟倫理
第三節(jié) 松江學派的開放式經濟倫理
一、西學東漸與富國強兵
二、“欲求超勝,必先會通”
三、質測實學與科學主義
第四節(jié) 浙東學派的早期啟蒙經濟倫理
一、對“農本商末”經濟倫理的突破
二、賦稅體制中的“黃宗羲定律”
三、新民本主義經濟倫理
第四章 明清實學經濟倫理的核心價值
第一節(jié) 身心、欲理之辯
一、明清時期的自然人性論
二、天理人欲之辯
三、“情欲”是“歷史發(fā)展的杠桿”
四、戴震“體民之情,遂民之欲”的新理欲觀
第二節(jié) “義利之辯”
一、義重于利的德政主義
二、利重于義的功利主義
三、義利并重的新功利主義
第三節(jié) “公私之辯”
一、明清實學家的“崇私”論
二、明清實學家的公私兼顧論
第五章 明清實學經濟倫理與富民思想
第一節(jié) 傳統“富國論”向前近代“富民論”過渡
一、明清實學中的富民經濟倫理
二、明清實學經濟倫理中的價值轉位:“富國論”轉向“富民論”
第二節(jié) 明清實學經濟倫理與富民政策及其影響
一、明初統治者積極推行富民政策
二、從國家政權來看,富民是明清社會的統治根基
三、從富民自身來看,富民成為明清社會發(fā)展的主導力量
第三節(jié) 明清實學各個流派的富民思想
一、嶺南學派、姚江學派、江陵學派的富民觀
二、泰州學派的富民觀
三、東林學派、松江學派的富民論
四、以浙東學派為代表的富民論
五、北方顏李學派的富民觀
六、明清實學所反映的富民文化與富民經濟習俗
第六章 明清實學經濟倫理的近代性嬗變和現代轉換
第一節(jié) 明清實學經濟倫理的近代性趨向
一、政治上的民主化趨向
二、經濟上的自由化趨向
三、文化上的多元化趨向
第二節(jié) “東亞價值”與“儒家資本主義”
一、東亞經濟奇跡背后的精神驅動力
二、新加坡經濟模式是儒家經濟倫理實踐的典范
三、“新教資本主義精神”與“儒家資本主義”
第三節(jié) 明清實學經濟倫理的現代價值
一、明清實學經濟倫理的歷史地位
二、發(fā)揮“東亞價值”的優(yōu)勢
三、構建新實學價值觀
四、“經濟人”與“道德人”的和諧統一
主要參考文獻
中文期刊論文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