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地質遺跡研究》的寫作方法是在分門別類的基礎上,將國家級、省級、市級地質遺跡一一作了介紹。重點是論述國家級地質遺跡,省級地質遺跡只作科學價值和美學價值以及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粗略論述。由于篇幅所限,市級地質遺跡只作點題和圖片的感性認識,要知詳情有待本項目工作報告中繼續(xù)補齊和充實完善。有必要說明的是,由于世界自然遺產委員會在地質遺跡評價中對美學價值(優(yōu)美性)評價有專門要求,因此《廣州市地質遺跡研究》從美學和地質美學角度對地質遺跡體的審美、對其所在地質背景景觀或所在自然環(huán)境的優(yōu)美性,都借用了文學藝術手法來描述和評價。這與以往科學著作避開文藝類的美學描述有很大的不同?!稄V州市地質遺跡研究》能使讀者在了解科學內容的同時還能為一邊欣賞美的意趣而輕松。事實上,美也是無處不在的??茖W在探索“真”的時候為什么不可以揭示“美”呢?“真、善、美“本身就有密切的相關性,完全可以說”真”的就是“善”的,“善”的就是“美”的。作者基于這種認識加上地質遺跡評價中的專門要求,因而在文字表述上有一點文學色彩,希望能得到讀者的理解和認同。這也是《廣州市地質遺跡研究》的特點之一。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加上匆忙成稿,其中錯誤或遺漏在所難免,敬請廣大讀者朋友、專家學者、海內外同仁不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