亥姆霍茲是德國19世紀后半葉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與同時代的大多數德國科學家一樣,他也是一位善于嚴密哲學思考的科學家。由于個人天賦、時代環(huán)境和科學發(fā)展狀況等方面的原因,他先后在生理學、心理學、幾何學和物理學等諸多領域做過重要研究,并且在哲學領域發(fā)表過一些獨創(chuàng)性見解,因而他的思想支脈蕪雜,把握起來相當困難。亥姆霍茲的哲學思想在其科學生涯前后時期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經歷了從早期擁護康德的認識論和形而上學到逐步走向經驗主義而強烈反對形而上學的變化過程。他最初受到康德的影響把物質和力視為本體論意義上的實體,并且認為它們能夠從形而上學上被加以證明。后來,在法拉第等英國物理學家和其他因素的影響下,他逐漸踏上了反形而上學的道路并發(fā)展出一種經驗主義認識論。此外,亥姆霍茲部分接受了費希特行動哲學的觀點,這為他重視實驗進而形成實驗互動理論的科學方法論提供了一個思想來源。亥姆霍茲的哲學思想之轉變與他的科學研究是相互關聯的。觀其一生,他的職業(yè)生涯可以概括為三次學術斗爭,從早期的活力論與機械論之爭轉到先驗論與經驗論之爭,再到后期在電動力學研究中提倡用實驗方法反對“浪漫主義”形而上學的殘余?!逗ツ坊羝澘茖W哲學思想的歷史考察》從反活力論、反先驗論和反浪漫主義三個方面分析了亥姆霍茲的哲學思想與其科學思想、從事科學研究的動機以及研究領域的選擇之間的關系。在反活力論方面,他選擇肌肉和神經生理學作為研究的突破口,強有力地反擊了活力論觀點,從而進一步確立了生理學研究的物理學和化學基礎并且最終得到了著名的能量守恒定律和神經沖動的傳播速度;在反先驗論方面,亥姆霍茲反駁了當時在生理光學和非歐幾何學領域中長期處于主導地位的先驗立場,并發(fā)展出一套基于經驗主義的視覺理論和非歐幾何公理化思想;在反浪漫主義方面,他從生理學轉到物理學領域并把其一貫采用的實驗方法引入到電動力學研究當中,強烈反抗韋伯等人的超距作用理論而力舉麥克斯韋的電磁場理論,這與他的反浪漫主義思想有著不可忽略的關系。由這些分析可以看出,亥姆霍茲的哲學思想與科學思想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其哲學思考指導了他的具體科學研究工作,而科學研究的成果進一步完善和深化了他的哲學思想,正是在這樣一個動態(tài)過程中,亥姆霍茲的科學生涯在時間和空間上不斷地向前推進。因此,要想深入理解亥姆霍茲的科學工作,就應當了解其哲學思想的變遷,反之,他的哲學思想也時時刻刻影響著他的科學工作。就此而言,亥姆霍茲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哲人科學家”?!逗ツ坊羝澘茖W哲學思想的歷史考察》由李東升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