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倫理學(道德學)唯物史觀與倫理史觀的沖突:階級觀點問題研究

唯物史觀與倫理史觀的沖突:階級觀點問題研究

唯物史觀與倫理史觀的沖突:階級觀點問題研究

定 價:¥48.00

作 者: 王學典,牛方玉 著
出版社: 河南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哲學總論 哲 學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810919906 出版時間: 2010-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371 字數:  

內容簡介

  《唯物史觀與倫理史觀的沖突:階級觀點問題研究》是一套以問題為中心的學案叢書。傳統(tǒng)學案體史書在于研究不同學派的學術源流、內容及其對之進行學術評斷;本叢書則既做“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的學術梳理,又側重于對以往學術狀況的現代評論,旨在揭示學術論爭的來龍去脈、發(fā)展線索、內在邏輯,著眼于學術的未來發(fā)展。大問題,大手筆,大思路。揭示既往學術之理路,展現未來學術之趨勢。

作者簡介

暫缺《唯物史觀與倫理史觀的沖突:階級觀點問題研究》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總序
引論 馬克思恩格斯階級觀點概述
一、唯物史觀:馬克思恩格斯階級觀點的邏輯前提
二、唯物史觀如何看待階級統(tǒng)治
三、“階級制度的存在是由分工引起的”
四、馬克思恩格斯對“階級剝削”與“階級壓迫”的看法
五、馬克思恩格斯關于歷史發(fā)展動力問題的看法
六、剝削者作為一個階級也是進步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
第一章 中國化階級觀點的形成與發(fā)展
第一節(jié) 戰(zhàn)時背景與階級斗爭理論的政治實踐
一、階級斗爭本身成為一種精神價值
二、階級斗爭理論在中國的最初傳播者:無政府主義者
三、階級斗爭理論在中國的最初傳播者:李大釗
四、階級斗爭理論在中國的最初傳播者:陳獨秀
五、階級斗爭理論在中國的最初傳播者:毛澤東
第二節(jié) 階級斗爭史觀與革命史學的內在結構
一、從政治主體性的建構到歷史主體性的建構:《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二、《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提供了一種關于中國社會形態(tài)的規(guī)律性變遷的歷史觀念
三、《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提供了一種“反剝削反壓迫”的超越性價值理念
四、革命史學的內在結構
第二章 “前十七年”歷史主義階級觀點與非歷史主義階級觀點的初步交鋒
第一節(jié) 兩種階級觀點的起源與碰撞
一、非歷史主義階級觀點的起源與革命史學典范的確立
二、毛澤東在民族主體層面的歷史主義與階級主體層面的非歷史主義的內在沖突
三、華崗、沈志遠對馬克思恩格斯階級觀點的闡發(fā)及發(fā)生在藍莎、葉逸民與艾思奇之間的爭論
第二節(jié) 關于如何估計剝削階級及其代表人物的歷史作用的爭議
一、爭議產生的現實背景和線索
二、階級性與民族性:到底要把民族英雄和帝王將相放在哪個平臺上?
三、“讓步政策”與“反攻倒算”:統(tǒng)治階級是否起過推動歷史進步的作用?
四、“清官”與“貪官”:統(tǒng)治階級中究竟有無可取的歷史人物?
第三節(jié) 關于如何估計農民階級屬性和地位的爭議
一、爭議的緣起與線索
二、關于農民階級的屬性
三、“農民政權”的性質
四、與農民階級有關的若干核心概念和命題的辯論
第四節(jié) 兩種階級觀點的集中對立:歷史主義與階級觀點之爭
一、歷史主義與階級觀點之爭的緣起
二、歷史主義與階級觀點的各自內涵及相互關系
三、歷史主義思潮的政治命運
第三章 “文革”后歷史主義階級觀點與非歷史主義階級觀點的正面沖突
第一節(jié) 歷史發(fā)展動力問題討論:“反抗動力論”質疑
一、圍繞著階級斗爭唯一動力論展開的批評聲浪
二、僵守革命記憶的階級斗爭唯一動力論
三、辯證的動力機制論:社會基本矛盾動力說和合力說
第二節(jié) 歷史創(chuàng)造者問題的討論:非歷史主義階級觀點最后堡壘的瓦解
一、“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命題的演變及其論爭始末
二、“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命題不能成立
三、“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命題維護者的辯解
四、“歷史創(chuàng)造者”命題的辯證性質及其世界觀方法論意義
第三節(jié) 中國近代史基本線索問題的討論:民族利益與階級利益孰輕孰重
一、“三次革命高潮說”--階級斗爭線索論主流形式的形成
二、現代化范式與革命史范式的論辯
三、作為階級斗爭形式的革命與改良之爭
結語從造反者到中華民族的代表者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