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梭曾言:社會秩序乃是為其他一切權利提供基礎的一項神圣權利,而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離不開政府公共安全服務的提供。馬克思也曾經說過,安全是市民社會的最高概念。按照這個概念,整個社會的存在都只是為了保證它的每個成員人身、權利和財產不受侵犯。因此,以社會治安為特點的公共安全服務既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也是當下中國社會的重要話題。目前,中國社會的改革與發(fā)展已進入轉型時期。這種社會轉型涉及整個社會結構的根本性轉變,社會經濟和政治機制轉軌使得社會利益與個人利益調整、社會觀念轉變,這種社會轉型勢必影響我國農村公共安全特別是鄉(xiāng)村社會的治安管理及其方式的整體性變遷。從我國現狀來看,農村公共安全總體態(tài)勢良好,農民生產和生活基本秩序得到有效保障,但一些影響農村公共安全的因素依然存在。特別是農業(yè)稅免除后,農村公共安全服務體系面臨一些新的問題和挑戰(zhàn)。趙樹凱通過對我國10個?。▍^(qū))20個鄉(xiāng)鎮(zhèn)的調查,發(fā)現目前大部分鄉(xiāng)鎮(zhèn)治安狀況良好,基本特征是農村的惡性案件、刑事案件減少,財產方面的盜竊案件增加??傮w來看,農村社會治安壓力越來越大,基本形勢比前幾年嚴峻。有些深層次的威脅因素不僅沒有消解,甚至還在生成和積累。第一,群體性事件的發(fā)生基礎大量存在,難以保證不被一些偶然因素觸發(fā)。雖然這幾年的農村政策轉變改善了農民的境遇和心緒,政府威信提高,但是農民對于基層干部的信任并沒有增加。第二,社會上的黑惡勢力依然呈現增長勢頭,對于黨政機關的滲透更加復雜,治安管理更加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