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格印經院,全稱"藏族文化寶藏德格印經院大法庫吉祥多門",藏語簡稱"德格巴宮"。該院始建于18世紀初。公元1729年,德格家族第十二世土司兼第六世法王曲吉登巴澤仁以其睿智和卓識遠見,破土動工興建印經院。在曲吉登巴澤仁之后,歷經第十三、十四、十五世土司之苦心經營,耗時約27年,于公元1756年告竣。整座古建筑占地面積1632平方米,建筑面積4103平方米;該建筑坐北朝南,為一座整體四合院建筑,其風格集德格寺廟與傳統(tǒng)民居形式為一體,具有濃郁的德格藏式建筑風味。德格印經院興建伊始至今,就一直是一座具有多項功能的建筑物,它既是生產作坊,又是庫房,既有佛堂,又有管理人員用房。各類用房高低錯落,用廊道和樓梯連接,進出人員,均需按順時釗方向行走。在建筑物內部,所有梁、枋、柱、門等,或精工雕鑿,或施以彩繪;在墻壁處,特別是在大、小經堂內,都繪制有精美的壁畫,給整個建筑物平添了更多的華美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