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一、陶行知研究之研究的回顧
二、陶行知研究的學術史書寫
三、何謂知識社會學的陶行知研究史
四、情感、政治與學術
上篇:歷史演進與個案研究
第一章 陶行知研究的歷史演進·上
一、發(fā)育形成期(1917 -1934)
二、拓展確立期(1934-1946)
第二章 陶行知研究的歷史演進·下
三、社會建構期(1946 -1950)
四、政治解構期(1951-1976)
五、恢復重建期(1977-1991)
六、多元探索期(1992-)
第三章 對電影《武訓傳》的批判
一、《武訓傳》的拍攝和上演
二、毛澤東與“五=O”社論
三、反省、檢討與批判
四、《武訓傳》批判的歷史影響
第四章 對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檢討
一、“偉大的人民教育家
二、改良主義教育論批判¨
三、改良主義教育思想的終結
下篇:學術共同體與范型
第五章 陶行知研究的文獻計量學分析
一、文獻計量學評價法的理論基礎
二、文獻的時間和主題分布
三、陶行知研究的定性分析
第六章 陶行知研究的共同體
一、學術共同體的概念
二、陶行知研究共同體的演變
三、學術帶頭人.._
第七章 陶行知研究范型的嬗變
一、學術范型的涵義¨
二、史觀學派的陶行知研究
三、史料學派的陶行知研究
四、邁向綜合貫通的陶行知研究
附錄一:回到陶行知的歷史世界
附錄二:史料學取向與宗教體驗滲透的張力——評《陶行知--一位基督徒教育家的再發(fā)現》
附錄三:錢穆與生活教育
附錄四:對陶行知三篇佚文的初步考證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