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礦業(yè)工程祁連造山帶與花崗巖有關的鎢鉬多金屬成礦系統(tǒng)

祁連造山帶與花崗巖有關的鎢鉬多金屬成礦系統(tǒng)

祁連造山帶與花崗巖有關的鎢鉬多金屬成礦系統(tǒng)

定 價:¥88.00

作 者: 高兆奎 等 著
出版社: 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工程 科技 礦業(yè)工程

ISBN: 9787562526025 出版時間: 2011-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33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祁連造山帶與花崗巖有關的鎢鉬多金屬成礦系統(tǒng)》以區(qū)域成礦系統(tǒng)理論和板塊構造作為指導,以典型礦床作為重點解剖對象,通過野外地質調查、室內觀察研究,將宏觀地質研究與微觀的地球化學示蹤相結合,在區(qū)域成礦地質背景、成礦構造體制研究基礎上,通過典型礦床解剖,對祁連鎢鉬礦床成礦要素、成礦條件和控制因素及成礦作用特征進行了系統(tǒng)對比和總結。特別通過對小柳溝鎢鉬礦床、塔爾溝鎢礦、石硐溝銀多金屬礦床以及金佛寺等典型鎢鉬礦床的剖析,采用多種地質和地球化學方法,包括穩(wěn)定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同位素年代學和元素地球化學等,從成礦物質來源、流體來源以及成礦年代等方面對礦床與早古生代花崗巖之間的關系進行了論證。

作者簡介

暫缺《祁連造山帶與花崗巖有關的鎢鉬多金屬成礦系統(tǒng)》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前 言
§1.1 研究現(xiàn)狀及選題依據(jù)
1.1.1 花崗巖成巖、成礦研究現(xiàn)狀
1.1.2 研究區(qū)現(xiàn)狀及主要問題
§1.2 研究內容與技術方法
§1.3 主要完成工作量與主要成果
第二章 區(qū)域成礦背景與成礦條件
§2.1 祁連造山帶結構與建造特征
§2.2 祁連成礦帶區(qū)域地球物理場特征
2.2.1 祁連山地層物性特征
2.2.2 重磁場特征
2.2.3 重磁異常解譯
2.2.4 地球物理場與礦產(chǎn)分布
§2.3 祁連成礦帶區(qū)域地球化學場特征
2.3.1 主要成礦元素地球化學異常特征
2.3.2 地球化學分布分配與組合分析
§2.4 祁連成礦帶主要成礦系統(tǒng)和礦床組合
第三章 祁連造山帶前寒武紀基底巖系年代學與構造演化
§3.1 前寒武紀基底巖系年代學框架
3.1.1 祁連地體前寒武紀基底巖系組成
3.1.2 祁連地塊前寒武紀變質基底巖系的時代
3.1.3 祁連地決前寒武紀蓋層巖系組成及時代
3.1.4 北祁連俯沖雜巖帶前寒武紀巖系組成及時代
§3.2 前寒武紀基底巖系年代信息與構造屬性
3.2.1 碎屑鋯石年齡譜系與基底構造歸屬
3.2.2 變質巖、花崗巖Nd模式年齡與地殼增長歷史
§3.3 祁連地塊前寒武紀構造演化
第四章 祁連造山帶結構、組成及古洋盆格局
§4.1 北祁連構造帶結構與組成
4.1.1 蛇綠巖或蛇綠雜巖
4.1.2 島弧火山巖與俯沖雜巖
§4.2 中南祁連構造帶結構與組成
§4.3 柴北緣連構造帶結構與組成
§4.4 祁連加里東造山帶形成的構造體制
4.4.1 祁連地體與柴達木地塊匯聚機制
4.4.2 祁連地體與阿拉善地塊匯聚機制
4.4.3 祁連造山過程及時間
第五章 祁連花崗巖構造環(huán)境與巖漿源區(qū)特征
§5.1 祁連造山帶花崗巖時代與分布
§5.2 花崗巖類巖石地球化學特征與構造屬性
5.2.1 野牛灘巖體
5.2.2 野馬南山、黑溝粱子花崗巖
5.2.3 小柳溝花崗巖
5.2.4 金佛寺花崗巖
5.2.5 其他花崗巖的構造屬性和源區(qū)特征
§5.3 祁連造山帶構造體制與花崗巖響應
5.3.1 不同階段花崗巖成巖環(huán)境與源區(qū)組成變化
5.3.2 花崗巖對造山過程的響應
第六章 祁連造山帶鎢鉬等成礦作用及其相關的花崗巖成礦系統(tǒng)
§6.1 典型礦床特征及其成因
6.1.1 塔爾溝鎢礦床
6.1.2 小柳溝鎢鉬礦床
6.1.3 金佛寺鎢鉬多金屬礦床
6.1.4 石硐溝銀多金屬礦床
§6.2 鎢鉬多金屬成礦作用及主要控制因素
6.2.1 鎢鉬成礦作用
6.2.2 祁連成礦帶銀多金屬成礦作用
6.2.3 祁連成礦帶與鎢鉬多金屬成礦有關的花崗巖成礦系統(tǒng)
第七章 祁連成礦帶綜合成礦預測和優(yōu)化選區(qū)
§7.1 定量預測理論方法、準則和工作思路
7.1.1 綜合預測準則
7.1.2 最優(yōu)化準則
7.1.3 尺度對等準則
7.1.4 定量預測準則
§7.2 祁連成礦帶區(qū)域礦產(chǎn)預測證據(jù)權模型及優(yōu)化選區(qū)
7.2.l 礦產(chǎn)評價的證據(jù)權模型
7.2.2 銅礦床證據(jù)權預測與評價
7.2.3 鎢、鉬、金、鉛鋅礦床證據(jù)權預測與評價
第八章 結 論
§8.1 主要認識和進展
§8.2 存在問題或不足
參考文獻
圖版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