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前言
第1章SMARTS模式
1.1 引言
1.2 SMARTS模式概述
1.2.1 演變歷史
1.2.2 模式原理
1.2.3 太陽光譜
1.2.4 標準大氣
1.2.5 散射輻射
1.3 SMARTS模式的檢驗和確認
1.3.1 大氣輻射測量計劃(ARM)對模式的檢驗
1.3.2 在NREL對模式的實測檢驗
1.3.3 在ASTM標準中的使用
第2章SMARTS實用程序應用指南
2.1 對軟、硬件的要求
2.2 SMARTS使用說明
2.2.1 軟件包的下載、安裝和內容
2.2.2 運行方式
2.3 輸入文件的準備
2.3.1 卡片1:COMNT
2.3.2 卡片2:ISPR
2.3.3 卡片3:IATMOS
2.3.4 卡片4:IH20
2.3.5 卡片5:103
2.3.6 卡片6:IGAS
2.3.7 卡片7:qC02
2.3.8 卡片8:AEROS
2.3.9 卡片9:ITURB
2.3.1 0卡片10:IALBDX
2.3.1 1卡片11:WLMNWLMXSUNCORSOLARC
2.3.1 2卡片12:IPRT
2.3.1 3卡片13.ICIRC
2.3.1 4卡片14:ISCAN
2.3.1 5卡片15:ILLUM
2.3.1 6卡片16:IUV
2.3.1 7卡片17:IMASS
2.4 輸入卡片綜合列表
2.5 輸入變量代碼列表
2.6 加權的紫外輻照度
2.7 有關氣溶膠和光學厚度的說明
2.8 用戶定義的數據文件
2.9 Excel列表編制輸入文件和運行方式
第3章SMARTS程序計算實例
3.1 例1
3.1.1 輸入文件
3.1.2 輸出文件
3.2 例2
3.2.1 輸入文件
3.2.2 輸出文件
3.3 例3
3.3.1 輸入文件
3.3.2 輸出文件
第4章SMARTS的具體應用
4.1 理想大氣中的總輻射量和月最佳代表日
4.1.1 理想大氣中的總輻射量
4.1.2 輻射量的月最佳代表日
4.2 從資源角度對最佳傾角的討論
4.2.1 方法
4.2.2 結果
4.2.3 討論
4.3 光譜圖的繪制
4.3.1 不同大氣質量對太陽光譜的影響
4.3.2 不同能見度對太陽光譜的影響
4.3.3 不同水汽對太陽光譜的影響
4.3.4 總日射和散射日射的光譜
4.4 光照度和光合有效輻射的計算
4.4.1 光照度計算
4.4.2 光合有效輻射的計算
4.5 不同朝向墻面曝輻量的計算
4.6 不同種類光伏電池所需的光譜計算
參考文獻
附錄1
附錄2
附錄3
附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