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匯編語言程序設計基礎
第一章 認識匯編語言
1.1 什么是匯編語言
1.2 學習匯編語言的意義
1.3 匯編語言程序的組成
第二章 IA-32硬件平臺
2.1 IA-32處理器的功能結構
2.2 IA-32處理器的寄存器
2.3 IA-32處理器的存儲器組織
第三章 數據表示和尋址方式
3.1 數據表示
3.2 常量和變量
3.3 數據尋址方式
第四章 Linux系統匯編程序開發(fā)工具
4.1 Linux系統簡介
4.2 匯編程序開發(fā)工具
第二部分 IA-32處理器的基本指令系統
第五章 數據傳送類指令
5.1 傳送類指令MOV
5.2 交換指令XCHG
5.3 堆棧操作類指令
5.4 其他傳送指令
第六章 算術運算類指令
6.1 加法指令
6.2 減法指令
6.3 乘法指令
6.4 除法指令
6.5 十進制調整指令
第七章 位操作類指令
7.1 邏輯運算指令
7.2 移位指令
第八章 串操作類指令
8.1 串傳送指令
8.2 加載和存儲數據串指令
8.3 比較字符串指令
8.4 掃描字符串以查找某個字符或字符串
第九章 分支程序結構類指令
9.1 無條件轉移指令
9.2 條件轉移指令
9.3 單分支結構
9.4 雙分支結構
第十章 循環(huán)程序結構類指令
10.1 循環(huán)程序結構
lO.2 循環(huán)指令
10.3 計數控制循環(huán)
10.4 條件控制循環(huán)
第十一章 子程序設計
11.1 子程序的概念與特性
11.2 子程序的定義
11.3 子程序的調用和返回
11.4 子程序的位置
11.5 現場保護和現場恢復
11.6 子程序設計簡介
11.7 子程序設計綜合實例
第三部分 高級匯編語言技術
第十二章 Linux系統調用
12.1 系統調用的基本概念
12.2 查找系統調用
12.3 常用系統調用
12.4 使用系統調用
12.5 系統調用實例
12.6 跟蹤系統調用
第十三章 匯編語言和C語言混合編程
13.1 內聯匯編技術
13.2 調用匯編庫
13.3 創(chuàng)建匯編庫
第十四章 使用文件
14.1 文件的處理過程
14.2 文件的訪問類型
14.3 文件的訪問權限
14.4 文件的打開
14.5 文件的關閉
14.6 寫文件
14.7 讀文件
14.8 內存映射文件
第十五章 使用IA-32的高級特性
15.1 SIMD簡介
15.2 檢測支持的SIMD操作
15.3 MMX指令及其編程
15.4 SSE指令及其編程
15.5 SSE2指令
15.6 SSE3指令
附錄
附錄A ASCII碼表
附錄B IA-32處理器常用整數指令一覽
附錄C Linux系統調用列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