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前言
第一節(jié) 偏好何以被塑造和改變?
第二節(jié) 建構主義是一種國際政治理論嗎?
第三節(jié) 主要觀點與框架設計
第一部分 理論架構
第一章 偏好的形成與改變
第一節(jié) 偏好是相同且不變的嗎?
第二節(jié) 主流建構主義的自由主義偏見
第三節(jié) 現(xiàn)實主義與建構主義:從對立到融合
第二章 現(xiàn)實建構主義與自由建構主義的分化
第一節(jié) 什么是現(xiàn)實建構主義——權力政治的社會建構還是社會事實的權力建構?
第二節(jié) 現(xiàn)實建構主義與自由建構主義——如何相互區(qū)分為競爭性范式?
第三節(jié) 進化沖突與進化合作——建構主義身份政治的兩種不同邏輯
第三章 復合建構主義:進化選擇與國家社會化
第一節(jié) 國際關系中的“他者”與政治身份之界定
第二節(jié) 主流制度理論和規(guī)范理論的進化取向
第三節(jié) 選擇性社會化:過程演進與體系進化
第四節(jié) 復合結構:探索沖突與合作的關鍵性社會條件
第五節(jié) 分析層次:結構、進程與施動性
第二部分 個案研究
第四章 春秋無義戰(zhàn)
第一節(jié) 結構的衰落與沖突的起源
第二節(jié) 分離性偏好與效率競爭型社會化
第三節(jié) 儒墨“天下”之爭與秩序的重建
第五章 歐洲政治進程轉軌
第一節(jié) 從紛爭到合作:歐洲國際關系進程的轉軌
第二節(jié) 控制暴力與合作的開端:歐洲聚合性認同的形成
第三節(jié) 社會化國家與歐洲合作:歐洲政治的歐盟化
第六章 達爾富爾危機
第一節(jié) 從朋友到敵人:身份的疏離
第二節(jié) 國家失能與暴力失控:沖突的蔓延
第三節(jié) 掌控暴力與社會化族群:重建國內和平
第七章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