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印尼語,漢語對照)》是對漢語作為第二語言課程目標與內容的梳理和描述,旨在為漢語教學機構和教師在教學計劃制定、學習者語言能力評測和教材編寫等方面提供參考依據和參照標準。《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印尼語,漢語對照)》以語言交際能力理論為指導,參考和借鑒了多種外語和第二語言教學大綱的經驗和成果,吸收了國際漢語教學的經驗,并在較大范圍內進行了調研。在制定方法上力求既憑借經驗,又注重實證,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典型性?!秶H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印尼語,漢語對照)》從指導國際漢語教學實踐的角度出發(fā),對課程目標及學習者所應具備的語言知識、語言技能、策略和文化意識等方面,進行了分級分類描述?!秶H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印尼語,漢語對照)》在編寫過程中,最大可能地兼顧到小學、中學及社會人士等不同使使用對象的特點,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漢語學習的難度,對目標等級也做了適當調整,突出漢語交際能力在培養(yǎng)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中的地位,以適應國際漢語教學的實際情況?!秶H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印尼語,漢語對照)》參照《國際漢語能力標準》和《歐洲語言教學與評估框架性共同標準》等國際認可的語言能力標準,從跨文化語言教學的角度,吸收了現階段國際漢語教學的成果與經驗,對典型的漢語語言知識、文化知識等教學內容進行了梳理,并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示例建議,以便于更多的國際漢語教學工作者在教學、師資培訓、教材編寫等方面參考使用。國際漢語教學課程的總目標是,使學習者在學習漢語語言知識與技能的同時,進一步強化學習目的,培養(yǎng)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最終具備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由語言知識、語言技能、策略、文化意識四方面內容組成。其中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是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基礎;策略是提高效率、促進學習者自主學習和發(fā)展自我能力的重要條件;文化意識則是培養(yǎng)學習者具備國際視野和多元文化意識,更得體地運用語言的必備元素。《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印尼語,漢語對照)》旨在為國際漢語教學工作者和漢語學習者服務。適用對象包括成年人與未成年人、在校學習者與社會學習者、有漢語背景者與無漢語背景者等。此外,《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印尼語,漢語對照)》對中國的國際漢語教師及志愿者教師也具有參考價值,同時也為編寫國際漢語教材提供了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