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
茍不教,性乃迂。
昔孟母,擇鄰處。
竇燕山,有義方。
養(yǎng)不教,父之過。
子不學,非所宜。
玉不琢,不成器。
為人子,方少時。
香九齡,能溫席。
融四歲,能讓梨。
首孝弟,次見聞。
三才者,天地人。
三綱者,君臣義。
曰春夏,曰秋冬。
曰南北,曰西東。
曰水火,木金土。
曰仁義,禮智信。
稻粱菽,麥黍稷。
馬牛羊,雞犬豕。
曰喜怒,曰哀懼。
匏土革,木石金。
高曾祖,父而身。
父子恩,夫婦從。
長幼序,友與朋。
凡訓蒙,須講究。
為學者,必有初。
論語者,二十篇。
孟子者,七篇止。
作中庸,子思筆。
作大學,乃曾子。
孝經通,四書熟。
詩書易,禮春秋。
有典謨,有訓誥。
大小戴,注禮記。
詩既亡,春秋作。
三傳者,有公羊。
經既明,方讀子。
經子通,讀諸史。
唐有虞,號二帝。
夏傳子,家天下。
周武王,始誅紂。
始春秋,終戰(zhàn)國。
高祖興,漢業(yè)建。
魏蜀吳,爭漢鼎。
北元魏,分東西。
唐高祖,起義師。
梁唐晉,及漢周。
遼與金,皆稱帝。
太祖興,國大明。
權閹肆,寇如林。
廿二史,全在茲。
讀史者,考實錄。
口而誦,心而惟。
昔仲尼,師項秦。
批蒲編,削竹簡。
頭懸梁,錐刺股。
如囊螢,如映雪。
蘇老泉,二十七。
若梁灝,八十二。
瑩八歲,能詠詩。
蔡文姬,能辨琴。
唐劉晏,方七歲。
犬守夜,雞司晨。
蠶吐絲,蜂釀蜜。
幼而學,壯而行。
揚名聲,顯父母。
人道子,金滿簫。
勤有功,戲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