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以莊(1933.7.21—)曾任教于中山大學,1980年為高年級學生首開電影理論課。著有《電影理論初步》(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及用蒙太奇理論分析中國古典愛情詩的《詩詞新解——閨情》(香港金陵出版社1989年出版)。從事文藝評論五十余年,發(fā)表的文章及論文四百余篇,常被轉載或收入學術專書。自1982年開始研究香港電影,1986年提前七年退休,全力自費研究,經常赴港參加香港國際電影節(jié),看港片近三千部,訪問影人,收集資料。并應邀撰寫論文及赴港參加國際學術研討會。1999年應香港《亞洲周刊》邀請,擔任“二十世紀中文電影一百強”評委(兩岸三地共七評委)。2005年,中國電影誕生一百周年紀念時,受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及中國臺港電影研究會聘請,擔任“中國電影百年百部名片”評選活動評委。又受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聘請,擔任“中國電影百年百佳優(yōu)秀演員”評選委員會委員。周承人(1929.7.4—)20世紀50年代初至70年代,任教于北京中央戲劇學院,參與創(chuàng)辦舞臺美術設計系;擔任多部話劇演出的舞臺設計。20世紀70年代南調珠江電影制片廠,任美術工作室主任、時代動畫公司副總經理。為多部故事影片擔任美術設計。其中擔任美術設計的《與魔鬼打交道的人》,是中國第一部全部用實景拍攝的影片,該片獲中央文化部政府獎。2005年中國電影百年紀念時,周承人是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電影人物”欄目,中國五十位電影“人物專訪”的被訪者之一。多年來在專業(yè)報刊發(fā)表劇、影評論,并應邀在香港電影資料館學術專書撰寫多篇專題論文。著有《舞臺美術知識》(廣東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編有《論電影美術》(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著有《電影美術導論》(中國電影出版社1997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