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人口學中華民族全書·中國鄂倫春族

中華民族全書·中國鄂倫春族

中華民族全書·中國鄂倫春族

定 價:¥38.00

作 者: 關(guān)小云,王再祥 編著
出版社: 寧夏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中華民族全書
標 簽: 民族史

ISBN: 9787227048985 出版時間: 2012-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61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關(guān)小云、王再祥編著的《中國鄂倫春族》共分十二章。第一章,簡要概述了鄂倫春族的族稱、族源、人口狀況、歷史沿革、語言文字及所處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民族區(qū)域自治等。第二章,通過生產(chǎn)、飲食、服飾、居住、交通等習俗,介紹鄂倫春族的物質(zhì)文化。鄂倫春族是典型的狩獵文化。在漫長的游獵生活中,鄂倫春民族長期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在飲食起居、語言服飾、交通等諸多領域,創(chuàng)造凝練了底蘊深厚的民族文化。無論是物質(zhì)文化不是精神文化幾乎都同狩獵有關(guān),表現(xiàn)在物質(zhì)文化方面是:衣食所用均從野獸身上出;房屋是生活需要的便于拆建的“斜仁柱”;交通是便于山林中行走的滑雪板,自己發(fā)明使用的水上之舟“樺皮船”及鄂倫春特種馬。第三章重點介紹了鄂倫春族民間文化,涵蓋了教育、科技、醫(yī)藥、文學、工藝、體育、游戲、造型藝術(shù)、歌舞藝術(shù)以及非物質(zhì)遺產(chǎn)等。鄂倫春族文化是人類精神文化和物質(zhì)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民間文化無疑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內(nèi)容廣泛,包括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具有鮮明色彩的狩獵文化,是鄂倫春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第四章是鄂倫春族的社會文化。鄂倫春族的社會,也是經(jīng)歷過血緣家族、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公社等幾個發(fā)展階段。鄂倫春族講究禮儀交往,尊老愛幼、講究親屬稱謂的關(guān)系。不論是婚姻、生育、喪葬、節(jié)慶、誕生、取名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習俗。禁忌成為一種民約,約束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彼此相互遵守。第五章是鄂倫春族信仰文化。鄂倫春族的薩滿祭禮、宗教信仰和活動、薩滿的職能與作用,都具有濃郁的山林狩獵文化的原始意味,這對薩滿的研究有獨特的文化史價值。第六、七章,分別介紹了鄂倫春族對偉大祖國的貢獻和所具有的精神氣質(zhì)。鄂倫春族是熱愛祖國、熱愛和平、勤勞勇敢的民族。在締造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在反抗封建統(tǒng)治和反抗外來侵略的斗爭中,在創(chuàng)建新中國過程中,維護國家利益,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鄂倫春族又是崇尚自然、不畏艱苦、自強不息,具有英勇抗暴的愛國精神,無私無畏,服務社會的奉獻精神的民族。第八是鄂倫春族的文化傳承。介紹了民族教育發(fā)展的過程,從清朝、民國至新中國成立后,文化教育事業(yè)繁榮發(fā)展,文學藝術(shù)得到創(chuàng)新,民間社團活動豐富多彩,民族文化價值令人矚目。第九章是鄂倫春族的族際交往。從文化視角看,清代時鄂倫春族的發(fā)展時期,其標志是鐵器、獵槍、馬的傳人和使用,商貿(mào)交往和族際交往,促進了民族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鄂倫春族的社會文明發(fā)展。第十章是鄂倫春文化發(fā)展愿景。鄂倫春族在祖國大家庭中,各項事業(yè)蓬勃發(fā)展,民族文化得到發(fā)展,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得到傳承,文化創(chuàng)新產(chǎn)業(yè)前景廣闊,文化藝術(shù)走上繁榮。第十一章簡要介紹了41個有影響的文化人物,他們當中有民間藝人、專家學者、藝術(shù)家、歌唱家等。他們都是鄂倫春族的優(yōu)秀分子,最可愛的人。最后一章,是鄂倫春族的重要文獻和著作?!吨袊鮽惔鹤濉吩谧鹬貧v史的基礎上,以新的視角挖掘民族文化的題材,提煉民族文化的豐厚資源,使之脈絡清晰,連貫自然,富有時代感。既體現(xiàn)了“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原則,又全面地介紹各民族的概況、社會文化、族際交往等。

作者簡介

暫缺《中華民族全書·中國鄂倫春族》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章  鄂倫春族概況
  第一節(jié)  族稱與族源
  第二節(jié)  人口狀況
  第三節(jié)  歷史沿革
  第四節(jié)  生態(tài)環(huán)境與資源
  第五節(jié)  語言文字
  第六節(jié)  民族區(qū)域自治
第二章  鄂倫春族的物質(zhì)文化
  第一節(jié)  生產(chǎn)習俗
  第二節(jié)  飲食習俗
  第三節(jié)  服飾習俗
  第四節(jié)  居住習俗
  第五節(jié)  交通習俗
  第六節(jié)  歷史遺跡
第三章  鄂倫春族的民間文化
  第一節(jié)  民間教育
  第二節(jié)  民間科技
  第三節(jié)  民間醫(yī)藥
  第四節(jié)  民間文學
  第五節(jié)  民間工藝
  第六節(jié)  民間體育
  第七節(jié)  民間游戲
  第八節(jié)  民間造型藝術(shù)
  第九節(jié)  民間歌舞藝術(shù)
  第十節(jié)  鄂倫春族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申報項目
第四章  鄂倫春族的社會文化
  第一節(jié)  傳統(tǒng)社會組織
  第二節(jié)  交往禮儀
  第三節(jié)  親屬稱謂
  第四節(jié)  誕生習俗
  第五節(jié)  取名習俗
  第六節(jié)  婚姻習俗
  第七節(jié)  生育習俗
  第八節(jié)  喪葬習俗
  第九節(jié)  節(jié)慶習俗
  第十節(jié)  禁忌習俗
第五章  鄂倫春族的信仰文化
  第一節(jié)  宗教信仰
  第二節(jié)  宗教活動
  第三節(jié)  哲學思想
  第四節(jié)  薩滿
  第五節(jié)  占卜
  第六節(jié)  族徽、標志、吉祥物
第六章  鄂倫春族對偉大祖國的貢獻
  第一節(jié)  積極促進民族團結(jié)
  第二節(jié)  堅定維護祖國的統(tǒng)一
  第三節(jié)  保衛(wèi)祖國,維護國家利益
  第四節(jié)  “漠河金礦”的創(chuàng)立及“黃金之路”驛路的開通
  第五節(jié)  打擊胡子(匪)勢力,維持社會治安
  第六節(jié)  支援大興安嶺開發(fā)建設
  第七節(jié)  森林衛(wèi)士——鄂倫春族護林隊
  第八節(jié)  對鄂倫春族文化研究的貢獻
第七章  鄂倫春族的精神氣質(zhì)
  第一節(jié)  崇尚自然的淳樸天性
  第二節(jié)  注重教育的堅定信念
  第三節(jié)  不怕艱苦、不畏嚴寒、自強不息的執(zhí)著性格
  第四節(jié)  坦誠大方的率真氣質(zhì)
  第五節(jié)  尊老愛幼、助人為樂、淳樸善良的道德風尚
  第六節(jié)  英勇抗暴的愛國精神
  第七節(jié)  胸懷大局、無私無畏、服務社會的奉獻精神
第八章  鄂倫春族的文化傳承
  第一節(jié)  民族教育
  第二節(jié)  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
  第三節(jié)  民間社團活動
  第四節(jié)  民族文化價值
第九章  鄂倫春族的族際交往
  第一節(jié)  商貿(mào)交往
  第二節(jié)  族際交往
  第三節(jié)  文化互動
第十章  鄂倫春族的文化發(fā)展愿景
  第一節(jié)  發(fā)展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
  第二節(jié)  繁榮民族文化的魅力前景
第十一章  鄂倫春族有影響的文化人物
第十二章  鄂倫春族重要著作和文獻
  第一節(jié)  鄂倫春族文獻概況
  第二節(jié)  鄂倫春族的重要著作和文獻簡介
  第三節(jié)  鄂倫春族著作和文獻目錄
附錄
  一  鄂倫春族歷史大事記
  二  參考文獻
后記
編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