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大義:民國中醫(yī)藥課程》是民國時期第一所中藥專門學?!氨逼街兴幹v習所”教材,由中醫(yī)名宿楊叔澄編述。 王心遠編著的《中藥大義(民國中醫(yī)藥課程)》分上、下兩編。上編總論,共二十一章。論述了藥物學的定義及其根源、藥物之分類、氣味陰陽、升降浮沉、君臣佐使、陰陽配合、引經報使、三性七情及有毒無毒、方與方劑、主治兼治、四時宜忌、煎法服法等內容;下編各論,共二十四章。分別論述了補養(yǎng)劑、健胃劑、發(fā)汗劑、下劑、逐水劑、吐劑、理氣劑,理血劑、祛風劑、祛寒劑、解熱劑、潤燥劑、利尿劑、除痰劑、消化劑、收斂劑、驅蟲劑、明目劑、消毒劑、變質劑、麻醉劑、興奮劑等23大類、460余種中藥的形狀、氣味、功用、相使及用量、學說,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