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公共問題與公共組織產生的關系入手,試圖在公共問題、公共需求、公共利益之間找到一座邏輯橋梁,能將它們有機的聯(lián)系在一起。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公共問題的有效治理、公共需求的適度滿足、公共利益的不斷實現(xiàn)都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物質載體,而這一載體便是公共產品,可以通過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來解決上述問題。傳統(tǒng)的思維模式認為政府是公共產品供給的理想主體,然而政府在當今信息社會中,也只是一個有限理性人,不可能掌握所有公共產品信息,在諸多領域亦會出現(xiàn)失靈,很難適應新時期的公共管理需要。所以,本文強調打破政府壟斷供給公共產品的局面,主張建立以政府為核心,社會力量、市場力量共同參與的多元供給體系,廣泛運用多種公共管理方式,對社會公共事務共同實施有效的管理。要求政府職能應局限于核心領域,并發(fā)揮核心作用,而對于一些非核心領域,則可由非政府力量來部分的實現(xiàn)準公共產品的供給,從而實現(xiàn)政府職能由“劃槳”向“掌舵”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