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風化史》是德國學者奧托·基弗的著作,該書對古羅馬性風俗、物質生活、愛情詩、人物及羅馬帝國的衰亡原因進行了全面細致的研究,資料詳實、文字流暢,是研究古羅馬史的上乘之作。古羅馬人的性生活經歷了這樣一個發(fā)展過程:起先滿足于單純的、嚴肅的、平淡無奇的婚姻生活,然后發(fā)展成各種微妙的感官享受形式,最后墮落到性施虐狂,但是始終是出于本能,始終僅僅是肉體的。不過,像它強大的帝國一樣,羅馬式的性生活有時也展現(xiàn)出超常性。這種超常性可能令人厭惡,但是不管怎么說,總還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古羅馬風化史》的原作體例仿效早些時候出版的漢斯?利奇德的《古代希臘的性生活》,看來它是作為前者的姊妹篇而編寫的。《古羅馬風化史》原名的意思是“特別從風化(風紀)的角度來看的羅馬文化史”。德語里Sitte這個詞偏重于指有關男女方面的社會風氣。原書書名學院氣很重,大概是照顧到社會風氣,以為一提到性和男女問題都是輕薄之作。其實英譯本的書名卻更切題而平實。如果中譯本譯為《古代羅馬的性生活》,在事事講含蓄的東方讀者,特別是在衛(wèi)道之士的心目中可能不夠鄭重,因此《古羅馬風化史》之書名可說是切題與含蓄兼而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