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國際法理性實踐法律:當代德國的法之適用理論

理性實踐法律:當代德國的法之適用理論

理性實踐法律:當代德國的法之適用理論

定 價:¥32.00

作 者: 張青波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國際法學

ISBN: 9787511838360 出版時間: 2012-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A5 頁數(shù): 34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理性實踐法律:當代德國的法之適用理論》較為全面和系統(tǒng)地引介和探討了當代德國和德語區(qū)關于法律方法論和法律論證理論的重要作品,他們的作者是埃塞爾、菲韋格、克里勒、菲肯齊爾、呂斯曼等身名顯赫的一代學者;而且,《理性實踐法律:當代德國的法之適用理論》還涉及司法裁判中的后果考量、經(jīng)濟學對法學的可能貢獻、違背法律的正當裁判、法律適用中的權衡決定這樣較為新穎和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通過本書,讀者能夠了解上述理論在德語世界中的討論現(xiàn)狀,為開展相關研究收獲啟發(fā)。

作者簡介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學士(2001)、碩士(2004);德國法蘭克福大學法學博士(2009),博士論文(成績?yōu)閟umma CUBlaude)Juristische Argumentation durch Folgenorientierung,收入RobertAlexy與Ralf Dreier教授所主編的Studien zur Rechtsphilosophie undRechtstheorie文叢中出版。

圖書目錄

自序
第一部分  背景
 第1章  法學方法論前史
   1.1  薩維尼的方法論
   1.2  概念法學
   1.3  實證科學概念影響下的法律理論
     1.3.1  比爾林的心理學法律理論
     1.3.2  耶林轉向實用法學
     1.3.3  早期利益法學
     1.3.4  自由法學
     1.3.5  轉向法社會學
     1.3.6  凱爾森的純粹法理論
     1.3.7  魏因貝格爾的制度法實證主義
   1.4  20世紀前半期脫離實證主義的法哲學
     1.4.1  施塔姆勒的“法學理論”和“正法”學說
     1.4.2  “西南德意志”的新康德主義和價值理論
     1.4.3  客觀理想主義和辯證法
     1.4.4  現(xiàn)象學法理論
   1.5  總結評論
 第2章  法哲學法社會學法律方法論
   2.1  法律方法論為何需要法哲學與法社會學?
   2.2  哲學進路與法學立場
   2.3  作為法之適用的法律人之業(yè)
   2.4  法律方法論之發(fā)展與現(xiàn)狀
   2.5  法與法哲學
   2.6  法與法社會學
   2.7  總結評論
第二部分  經(jīng)典
 第3章  前理解與法律方法論
   3.1  理論梗概
   3.2  法之發(fā)現(xiàn)工作的對象和涵攝過程
   3.3  法律理解與從法律中發(fā)現(xiàn)法
   3.4  解釋、正確性信念與法之續(xù)造
   3.5  法官在法之發(fā)現(xiàn)過程中的自由與約束
   3.6  總結評論
 第4章  論題學與法學
   4.1  兩種思維方式
   4.2  論題學要點
   4.3  法史中的論題學
   4.4  論題學、公理與體系
   4.5  論題學與民法
   4.6  論題學、情境、語用學
   4.7  總結評論
 第5章  法之獲取理論
   5.1  對法之獲取理論的批判
   5.2  法之獲取
   5.3  法之獲取中的先例
   5.4  法之獲取與法官責任
   5.5  總結評價
 第6章  個案規(guī)范、公正與法
   6.1  法秩序、法條和個案規(guī)范
   6.2  法律與法官法:個案規(guī)范的作用方式
   6.3  總結評論
 第7章  演繹式法律證立
   7.1  司法裁判的演繹圖式
   7.2  證立演繹前提之一:法律解釋與續(xù)造
   7.3  證立演繹前提之二:事實的認定
   7.4  證立演繹前提之三:法律之外的規(guī)范
   7.5  總結評論
 第8章  法之概念奠基的法律方法論
   8.1  法律基礎討論之現(xiàn)狀
     8.1.1  法教義學
     8.1.2  方法論的主要流派
   8.2  法概念的方法論意義
     8.2.1  法實證主義與方法論
     8.2.2  自然法與方法論
     8.2.3  法理念作為方法論基礎
   8.3  法之獲取的方法
     8.3.1  獲得前提之概覽
     8.3.2  解釋
     8.3.3  補充性的法之續(xù)造
     8.3.4  先例與其他新型思維
     8.3.5  順位問題
     8.3.6  法之變遷在方法上的意蘊
   8.4  法律咨詢與立法的方法
   8.5  總結評論
 第9章  規(guī)范和法律:法律人之方法論
   9.1  規(guī)范的理論
   9.2  法律的理論
   9.3  法教義學理論
   9.4  先例的理論
   9.5  總結評論
 第1O章  構造性法理論中的法律方法
   10.1  法律方法學的任務、功能與基本要素
   10.2  憲法方法學的當下狀況
     10.2.1  聯(lián)邦憲法法院的實踐
     10.2.2  文獻中對憲法方法學的討論
     10.2.3  對討論狀況的總結
   10.3  法律方法學的構思
     10.3.1  法律方法學的基礎
     1O.3.2  規(guī)范具體化(規(guī)范構造)的要素
     10.3.3  具體化要素的順序
   10.4  總結評論
第三部分  新銳
 第11章  以裁判后果論證裁判
   11.1  基礎問題
   11.2  傳統(tǒng)理論與后果取向的方法
   11.3  后果的預測、評價與考量的正當性
   11.4  總結評論
 第12章  經(jīng)濟學對法學的貢獻
   12.1  作為實證分析法規(guī)范之工具的經(jīng)濟學
   12.2  經(jīng)濟學和法學中的各個評價標準
   12.3  作為形式概念的效率
   12.4  作為效率之目的的憲法價值
   12.5  總結評論
 第13章  違背法律地正當裁判
   13.1  法官依憲法所受之“法”的約束
   13.2  何謂法官受法律之約束?
   13.3  宣布法律無效的可能性和界限
   13.4  總結評論
 第14章  權衡的方法與規(guī)則
   14.1  權衡的三個層面與四種規(guī)則
   14.2  權衡過程與權衡之理性
   14.3  權衡負擔
   14.4  對權衡的實質(zhì)控制
   14.5  權衡主管權
   14.6  總結評論
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